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毕业证样本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毕业证样本、报到证样本、档案、学位证样本等。学校简介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2013年共有教职员工99人,其中教授42人(含研究员7人)目,副教授31人(含副研1人),讲师9人。师资队伍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5人(含双聘2人),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4人,百人计划研究员6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7人,外籍教师1人,以及2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
学院下设4个系、一个研究所,即城市与区域规划系、城市与经济地理系、资源与环境地理系、生态学系和历史地理研究所。另有地理科学研究中心、城市规划设计中心十多个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建筑学研究中心也是落在城市与环境学院下面。
学院拥有地理学国家一级重点学科。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个国家重点学科。2011年与校内其他学院联合建设了首批生态学一级学科。有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地貌第四纪、历史地理、城市与区域规划、环境科学、生态学等学科,涉及资源、环境、生态、城市等多个领域。学院有地理学国家理科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地和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及人地系统与环境遥感实验室。
在教学方面,学院根据国家建设需求和科学前沿设置专业。
本科生有5个专业:环境科学、生态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理科学、城市规划。
硕士研究生有8个专业: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环境地理学、历史地理学、地貌与环境演变、城市与区域规划、第四纪地质学、生态学。
博士研究生有7个专业: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环境地理学、历史地理学、地貌与环境演变、第四纪地质学、生态学。
在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方面,承担大量国家重要科研项目和国际合作,发表大量高水平研究论文。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在内的多项奖励,为国家的决策提出科学依据。[2]
历史沿革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的历史沿革最早可追溯到1904年在京师大学堂文学科中设地理学门。[据王恩涌考证:1904年仅仅是个计划,并未实现。在北大讲地理课的是张相文教授,他1917-1919年在北大讲授《中国地理沿革史》,编有《中国地理沿革史》讲义。学科发展历史与清华大学的地理系和燕京大学的历史系有直接的渊源。
清华大学于1928年成立地理系,著名的地质学家翁文灏担任第一任系主任。地理系于1929年招收学生。由于系的发展,到1933年,在学科上有了扩大,下设地理、地质、气象三个组,分别培养地理、地质、气象方面人才,改名为地学系。
抗日战争开始后,清华、北大、南开三校合并,于1938年4月在云南昆明改为西南联合大学。原清华地学系与北大地质系合并为地质地理气象学系。抗战胜利,三校回迁,原清华地学系与北大地质系各回学校。清华原地学系的气象组遂单独成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