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西南农业大学毕业证样本(2)
三、人才队伍建设
学校现有专业技术人员1658人,其中专任教师958人,其中正高职称104人、副高职称410人,博士198人、硕士411人,年龄50岁以上62人、41-50岁243人、31-40岁442人,30岁以下211人,年龄结构比较合理。学术队伍中有院士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1人,国家级专家5人,省级专家32人,出国回国人员9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49人,重庆市首批学术带头人32人,后备人选31人,重庆市高校优秀骨干教师40人,博士生导师34人,硕士生导师196人。我校现有的学术队伍构成了我校在生物学、农学、经济学、管理学、畜牧兽医学、农业工程、教育管理等学科领域的强大优势。
近年来,学校为吸引人才、稳定人才、激励人才采取许多有力措施。一是鼓励在职教学科研人员攻读博士或硕士学位,在住房、补贴、科研项目申报给予优惠政策;二是鼓励教学科研人员参与高水平的科研项目研究,选派优秀的人员到国内外深造;三是积极引进高层次、高学历、高职称急需的人才,在住房、待遇、科研启动费、工作条件等方面给予很大的优惠;四是以科研项目合作和邀请讲学作为载体,聘请国内外有关学科的著名专家作兼职教授,已聘请100余位知名专家作为客座教授;五是以重“效绩优先,重实绩、重贡献的分配机制,对博导、硕导专家给予特殊专项津贴,在岗位津贴方面向高层次的人才倾斜;六是为高层次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改善办公条件和增加投入。
四、重要科研成果和论文
“九五”以来学校共有80余项成果获奖,其中,获国家奖6项,部省级奖70项,我校主持完成的“人工三倍体新桑品种嘉陵16号的选育”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外果树引种研究与利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中育7号甜橙育成与应用”获国家发明三等奖,“家蚕优质高产新品种‘夏芳。秋白’的研究”获重庆市科技进步—等奖,“高产优质抗病棉花新品种”、“川碚2号”、“四川省家蚕对病原性微胞子虫类的研究与防治”、“四川省猪伪狂犬病的研究等”项目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小鹅瘟综合防治技术”、“乳炎康制剂治疗奶牛乳房炎的研究”、“泌乳奶牛隐性乳房炎非抗生素防治研究”、“猪、牛不孕白针治疗的研究”、“兽用速效感冒针的研制与临床应用”分别获农业部、四川省、重庆市二、三等奖,“苹果和苹果属植物的起源演化及种的多型性和种质特性研究”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长江上游地区退耕还林(草)的途径和政策研究(专著)”、“中国乡镇企业与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研究”、“攀枝花市区土地定级估价研究获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我校参加的”含氯化肥科学施肥和机理研究“获化工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茶儿茶素等有效成份分离应用及新型茶加工技术“、”四川省棉花亩产125公斤规范技术研究“,”桑树诱变多倍体育种技术与应用研究“分获农业部、四川省、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我校全面参加的贵州省石阡县科技扶资工作,已连续进行六年完成六个项目四个项目获得贵州省丰收计划一等奖、两项获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