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大学毕业证样本
南华大学毕业证样本、报到证样本、档案、学位证样本等。
发展
南华学院创设于香港,发展于梅州。学院于1938年秋始创于香港,是年10月8日在香港借用培德中学校址招生开学。11月,由香港迁至九龙城狮子石道。
南华学院创办人、院长钟鲁斋与其同学曾友豪博士在香港创办起南华学院后,就筹谋在教育发达的梅州侨乡设校,教育部亦有国人办大学应设于国内的规定。1939年夏,钟鲁斋亲赴南洋印尼椰城、爪哇等地发动华侨筹资办学,宣传华侨教育之改进,阐述在梅设立大学之必要,立即得到印尼雅加达中华商会会长兼筹赈会主席、侨界巨子丘元荣,及热心桑梓教育的广大华侨的广泛支持和大力协助。当时,该校加聘了华侨界知名人士傅可英、丘问谷、廖楚詹等人为校董。1939年8月,钟鲁斋由印尼返港,其时已奉教育部令准设正校于梅州,钟鲁斋乃电聘卢辉荪、龚伯仑和时任梅州市长梁国材等人为校务委员。9月,原设香港的南华学院迁来梅州,在梅州城郊古田林屋租用民房正式招生开学,学生除来自本省外,还有来自江西、福建等地。
1940年春,南华学院由古田迁至附城锦江亭侧欧阳氏大厦上课。并奉嘉应州令准划出城北教溪口西岩及北岩一带占地面积约千亩左右建新校舍,是年9月,即开始动工兴建校舍。11月,学院奉教育部指令准予立案。1942年,即迁梅州市梅江区城北教溪口新校上课。
1941年4月,学院改聘校董会,推举胡文虎、丘元荣为正副董事长,南华学院形成了以著名侨领为核心的校董会。旋奉教育部令,港方大学部迁回梅州,与梅州正校合并,时全校师生共有200余人。
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南华学院由梅州迁设汕头,时香港九龙原址及梅州校址则设立附属中学,各有学生400多人;学院迁往汕头后,增至500多人。
南华学院的教学实行导师制,对学生注重文化知识和思想修养的教育。开办之初,设理工科与商科。理工科分设心理学、地理、数学、物理、化学、地质、建筑工程学七个系;商科分设商学、经济两个系。后增设文科文史系、商科会计系。为办好学校,1941年4月,钟鲁斋偕同副董事长丘元荣由香港飞抵重庆,将办学计划面陈教育部长。是年9月,即奉教育部令,改新定学系,设文史、数理、化学、商学、会计五个系。迁往汕头办校后,该院分设文、商、农三科。文科分文学、史学两个系;商科设商学系;农科设农业经济系。
南华学院在梅设校时,教职员有40余人,师资力量雄厚。
学院院长钟鲁斋,早年毕业于上海沪江大学教育系,获该校教育学士及硕士学位。1928年赴美留学,获美国士丹佛大学教育学博士。回国后历任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上海沪江大学文学系主任兼教授,厦门大学、中山大学研究院教育研究所等校教授,是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其名字被美国世界名人传编辑处编入《世界名人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