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学院毕业证样本(10)
2008年5月,在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等级
2009年被评为“山西省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先进单位”。
学院始终把学生就业工作放在首位,秉承“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通过实行“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建立稳定的就业基地,着力促进学生就业,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均保持在90%以上,就业质量较高,社会声誉良好。2009年,学院被评为“山西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校园文化校训弘毅行知
弘毅:宽宏坚毅。谓抱负远大,意志坚强。出自《论语·泰伯》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朱熹注解曰:“弘,宽广也,毅,强忍也,非弘不能胜其重,非毅无以至其远。弘而不毅,则无规则而难立,毅而不弘,则隘陋而无以居之。弘大刚毅,然后能胜重任而远道。” “弘毅”二字集中体现了自孔子以降,中国杰出知识分子共同的优秀品格。
“知”与“行”是中国哲学的一对范畴。知指知识、知觉、认识;行指行为、行动。知与行并提始见于《左传》和《尚书》。《尚书》中有“知之非艰,行之惟艰”的论说。先秦诸子中孔子主张知行结合,学以致用、言行一致。明代王守仁《传习录》“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提出了知行合一思想。清代思想家王夫之认为行先知后,行可兼知,主张行优于知、行高于知。孙中山提出“以行而求知,因知而进行”。现代教育家陶行知一以贯之的教育精神便是知行合一。
“弘毅行知”出自于中国传统文化元典。“弘毅”属世界观,强调厚德载物与自强不息;“行知”属方法论,强调知行合一、理论联系实际。“弘毅行知”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有机统一,是做人准则与做事准则的高度契合,体现了对全校师生员工立身处世、治学求知的总体要求。
校徽设计来源:以中国红为底色,寓示吕梁学院是一所地处革命老区红色土地上的大学。主体图案为书法变体的古老“吕”字。中间带有飞白的一笔既是凤凰造型,寓示该校兴办于凤山脚下,人才济济,龙骧凤起;又取像于黄河,彰显学校的地理方位与文化精神。其整体结构富有中华传统哲学意蕴,亦具篆体石刻风格。
奖助办法为鼓励学生刻苦学习、奋发向上,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在贯彻实施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和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同时,学院配套实行奖学金、助学金和特困补助等制度。学院设立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专门负责贫困学生的资助工作。同时建立勤工助学基地,广辟勤工助学渠道,尽可能为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保证学生不因经济困难而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