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不是跳板 而是做研究的"副产品"
昨天,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改革完善博士后制度的意见》(下简称《意见》),要求博士后申请者一般应为新近毕业的博士毕业生,年龄在35周岁以下,且规定不得招收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在职进站从事博士后研究。
学历,是社会不同层级之间的通行证,也是高质生活的一张凭据。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使生活物质化程度提高,学历成为人们工作竞争的一个重要手段。一个公司,一个机构,即便是做着类似的工作,不同学历的人所拿的工资也大不相同,这就是学历带给人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会把人带入两个不同的生活状态中,一种自我满足状态,一种自我不满状态。对于自我不满状态的人,就会想尽办法改变生活现实,一条捷径就是提高自己的学历。而这种情况下去拿高学历的目的,已经扭曲了为了学术而取学历的目标。现在社会中,这样的现象却比比皆是。
宋代王安石在《上皇帝万言书》中提到,人之才成于专而毁于杂。就是说人才的成功在于专心致力于一种事业,他的失败在于学得杂而干事不专一。不够专一是拒绝在职人员从事博士后研究的原因之一。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施正文解释,“不得招收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在职进站”的关键不在于党政机关领导干部,而是在职的问题。因为读博士后是从事研究工作,尤其是进行重大攻关研究,需要全身心投入,并不是通过读博士后来改变工作的境况。因此最好是脱产,即把人事关系脱离原单位。施教授从专业角度出发解读的这一点不无道理,除了研究学问需要专一之外,还有一个硬性条件就是做研究的人都必须具有奉献精神。为了达到某种利益的欲望而从事的研究,很容易偏离原有的轨道,被心怀不轨之人利用。
做研究需要专一与奉献,高学历带来的好处都只是副产品,所以不能本末倒置。汉代刘安在《淮南子·说林训》中说:逐鹿者不顾兔。就是讲目标专一,穷追猛打,定可达到目的,不至于犯顾此失彼,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错误。而缺乏奉献精神,全靠利益驱动的研究,早就脱离的研究学术的真正范畴。禁止在职人员从事博士后研究是纠正人们对获取学历的态度,培养真正为了学术而研究的人。
原标题:中国网评:学历不是跳板,而是做研究的"副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