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石龙中学毕业证样本(3)
1933年:改称为“东莞县立石龙初级中学”。
1934年:4月24日经省教育厅正式立案,并定此日为校庆日。
1938年:莫公壁校长组织石龙中学抗日救亡工作队。8月,莫公壁校长遭日机轰炸,不幸遇难。10月,石龙沦陷,部分师生投身抗日斗争,另有部分师生到了香港,与东莞中学、明生中学合办“东莞县临时联合中学”。
1940年:2月迁回县内清溪鹿鸣学校复课。
1943年:迁马嘶、土瓜墟两地上课。
1945年:抗日胜利后,迁回石龙惠育医院(今石龙人民医院)上课。
1946年: 迁入新建校舍(即绿化路校址)上课。同学会筹款建“莫故校长公壁纪念碑”(今中山公园内)。同年秋季学校开办高中。
1949年:10月15日凌晨(石龙刚解放),由我校铁流队同学在石龙地区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石龙解放后,由教师选举,组成临时管理学校委员会。
1950年:人民政府接管学校,派石平同志任建国后第一任校长。11月,广大师生捐款捐物,支援抗美援朝;许多学生踊跃报名参军。
1951年:公壁中学、青年中学并入石龙中学(称黄家山分校)。
1952年:高中并入东莞中学,只保留初中。
1956年:恢复招收高中学生。
1957年:教工团员捐出三个月工资(一捐建石龙北堤;二捐建县氮肥厂;三支持国家建设,购买公债)。
1958年:响应“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号召,在全县率先开辟南埔、金桔洲、西湖山农场。
1959年:恢复高中后首届毕业生参加高考并取得优异成绩。
1962年:撤销黄家山分校,全部在正校上课。学校面积有较大的扩充。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学校也处在动乱之中。
1967年:军宣队进驻学校。
1968年:工宣队进驻学校,成立革委会管理学校。按“就近办学”指示,外镇学生回户籍所在地就读。
1969年:上半年学校班、级实行连、排部队编制。
1970年:初、高中三年制改为两年制。
1972年:学校停止了连、排部队建制,恢复班、级组。
1977年底:全国恢复高考,我校设高考考场。
1978年:结束由革委会管理学校,恢复校长责任制,王清同志任校长。学校从整顿校风、校纪、校容入手,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使元气迅速恢复。
1979年:为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在惠阳地区首次建立每周星期一举行升旗仪式的制度。
1981年:我校祁耀森老师获全国农村千名优秀体育教师称号。
1982年:5月25日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青联主席刘延东等九市团委学校部负责同志及《中国青年报》社记者到我校检查指导工作。我校被省命名为田径传统项目学校。高考成绩列惠阳地区面上学校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