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长乐第一中学毕业证样本
来源:高中家园网
福州长乐第一中学毕业证样本、高中成绩单、基本内容 学校简介
福建省长乐第一中学,简称长乐一中,坐落于长乐市市区东北隅,东临汾阳溪,北倚六平山。校舍掩映在古木花丛中,景色宜人。截至2009年,连续十届被评为“省文明学校”。是福建省首批“花园式单位”、“福建省实施素质教育工作先进学校”、“福建省依法治校示范校”。2002年5月被评定为福建省普通中学一级达标学校。2010年5月,福建省总工会授予校工会委员会“福建省模范职工之家”称号。
历史沿革 福建省长乐第一中学前身是私立培青初级中学、县立长乐初级中学、私立建华初级中学。 私立培青初中的前身是创办于1890年(清光绪十六年)的陶媛女校和成立于1911年的格致男校。陶媛女校成立之初是由美国传教士创办的识字班、读书班。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移至长乐县城东关外岭西村,称陶媛女校;1911年(宣统三年)移至现校址西侧,东临同年成立的格致男校。两校于1922年增设初中班,分别称“私立汉英格致学校”和“私立汉英陶媛学校”。1931年两校合并,称“培青初级中学”,附设培青小学。 县立长乐初级中学创办于1942年,校址初设玉田村,1944年,以城关龙台郑氏宗祠为校舍。1950年长乐县人民政府接管“县中”。 私立建华初级中学创办于南平昼锦坊,初名福州建华初级中学。1945年秋迁回长乐县古槐乡。1947年改称长乐县私立建华初级中学。 1951年,在长乐县人民政府领导下,县中、培青、建华三校合并,在培青校址成立长乐初级中学。1952年开办高中,改为福建省长乐中学,1955年,首届高中毕业,升学率达90%,教育厅长王于畊来校视察表彰。1957年秋,更名为福建省长乐第一中学,1958年高考总平均成绩居全省第三,跻身全省14所重点中学行列。1960年高中二年制理科试点班升学率100%。直至1965年,高考升学率都在65%以上。1966年长乐一中设33班,学生1534人,教职工122人。1970年,曾采用初中、高中“二二”制,班数最多时为42班,学生2300人。1970~1972年,一度改为长乐城关中学。 1993年以来,持续保有“省文明学校”光荣称号,2002年8月,省委、省政府又一次授予该校“福建省第八届文明学校”的殊荣。2010年5月,福建省总工会授予校工会委员会“福建省模范职工之家”称号。办学理念 长乐一中在办 学历程中,形成了“勤奋、严谨、求实、进取”的优良校风,弘扬了“认真读书、刻苦钻研、独立思考、勤学好问”的传统学风,传承了“严谨、务实、敬业、爱生”的淳淳教风,秉持了“公正、民主、务实、创新”的领导作风。优秀校友 1977年恢复高考后向大专院校输送了六千多名新生。长乐一中及前身的校友中人才继起,涌现出闽中游击队副司令员、建国后首任闽侯专署专员陈亨源,女中豪杰程恒(陈瑞馥),革命烈士刘家煌、陈希孟、郑荫、陈锦娟等一批志士仁人。有福建省委常委、省委统战部长陈营官,福建省政协副主席潘心城等党政领导。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土地资源与区域开发专家石玉林,原水电部副部长、电力专家郑代雨,原湖南省、福建省副省长、茶叶专家陈彬藩,植保专家、博导、九三学社福建省主委陈家骅,哲学家周桂钿、张善城,年轻的经济学家、博导、北大经济学院副院长郑学益,核物理学家郑春开、周森赠,作家黄河浪、张思鉴、陈娟等海内外知名的 专家学者。办学条件 学校硬件设施先进,学习生活条件好,学生宿舍装有空调,后勤管理实现了社会化。 据2010年资料,学校保留建国前的3座建筑物,拥有新建的教学大楼、校友楼、实验大楼、综合办公楼、3座学生宿舍楼、2座教师单元宿舍楼、一座体育馆、一座庭院式图书馆。配置有50多间多媒体教室,1 间电子备课室,700多台电脑,1间历史教室,1间地理教室,1个生物园。图书馆有104937册图书、100643册电子图书,为省级 示范图书馆。 据2006年数据,学校建成了千兆校园网,覆盖了办公楼、教学楼、实验楼、教研组和教师宿舍楼,建有电子备课室,3间多媒体教室,有配备多媒体电教设备的理化生实验室,配备了科利华电子备课系统、国之源资源库等软件平台,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保证。学校教师95%以上已取得了信息技术考试合格证书,许多教师已进行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多媒体教学。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办学成绩 学校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于1998年创建心理咨询室,为福建省最早开展心理咨询活动的中学之一。有专职教师,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受到社会广泛肯定。至2009年底,已接受学生来访3000多人次,为预防青少年犯罪起到了重大作用。学校着力植根于乡土文化土壤,创建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满足于未来人才的教育。2008年11月18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到学校视察,指出“福州市长乐一中结合当地名人成长成才的经历,运用多种途径开展德育教育,效果很好,多年来青少年犯罪率为零”。 学校重视培养学生素质。如:校合唱队继续发扬省赛六连冠的优良传统,于2007年6月,代表福州市获得了福建省“平安歌 曲大家唱”一等奖。2006—2010年,共有16人获得奥林匹克计算机比赛福建赛区一等奖,1人获得亚太地区信息技术比赛银奖,2人获铜奖;2人获得福建省数学联赛一等奖,2人分别获得奥林匹克化学、物理学科省赛一等奖。另有多人获得其他奖次。居全省同类校前列。 学校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1998年、1999年高中会考优秀率名列福州市第一。 1999年高考理科居福州市第三位,文科居第七位。其中,物理、化学两科平均分名列福州市第一,物理平均分为全省第一,历史科居福州市第二。当年录取率居福州市第二。 2001年高考,理科总平均分在福州地区所有中学中列第六名,文科总平均分列第四名,尤其可喜的是文科综合(政治、历史、地理三科)平均分遥遥领先,位居福州市第一名,理科综合(物理、化学、生物三科)平均分居福州市第四名。 2002年高考上线率100%,文理科总平均分列全省第十五名。 2003年高考文理科总平均分和本一本二上线率四大指标均居福州市第四名,其中文综成绩继2001年之后第二次名列福州市第一。 2006、2007、2008年高考平均分均为福州地区第五名及以上,本科上线率均在95%左右,均有学生考取清华或北大,获得福州市政府奖励。 2009年新课程改革后的第一届高考,学校又取佳绩。三位学生考取清华或北京大学,上本一线人数超过300人,这是继2008年超200人后的又一个突破。[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