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更新 - 网站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高中家园网 > 大学资讯 > 正文

福州第六中学毕业证样本(2)

来源:高中家园网

学校复办后,为解决校舍问题,上街公社党委书记黄宗义同志亲自参加勘察,选择校址。适逢当时设在美岐里尾村的华侨农场搬迁,县政府协调有关部门决定将原来设在上街赤塘山的华侨中学搬往里尾华侨农场所在地,将十三中搬迁到赤塘山,即现在校址。那时,学校只有一幢土木结构的教学楼,8间教室,不够使用,上级就拨款扩建校舍。于是,全校师生边上课边开始艰苦的建校劳动——平整山地,搬运砖头,挑沙挑石子。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建起了一幢六间教室的平房,还建了一座简易食堂(即学工基地)。

63年3月,学校从沙堤小学全部搬入赤塘山新校址,仍租用当地三橄榄村和赤塘村的一些民房作教师和学生宿舍。这一年秋季教育上马,学校向上街地区各村小学招生,初一年招四个班,每班50人。当时小学升初中由县统一考试,除小部分成绩优秀的学生考入闽侯一中外,其余的学生则升入本校和华侨中学。此时的学校已是十二个班级的编制,具有一个完整的初级中学的规模。上级又配备了13名教师充实师资队伍,教职工人数达39人。自力更生、勤工俭学,艰苦办校,是学校这一创办时期的显著特点。

64年,学校更名为上街中学,此校名一直延用到1989年为止。

1963年至1966年,全校学生人数600多人,学生多为上街地区各乡村的农民子弟,以上街村、沙堤村、侯官村、厚美村、建平村、新洲村的学生居多,家住远的如新洲、马保等地的学生大多在校住宿。

在66年文革前的这几年,良好的校风学风充溢着校园,学校在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师生们自己动手,盖起了礼堂、膳厅、厕所、澡堂,开辟了山顶大操场,并盖了一座十二间的教师宿舍楼。教学质量也稳步提高,每年都有三十几个学生考入闽侯一中高中。团委会、学生会组织健全,体育运动也开展得轰轰烈烈,曾连续三年在县运动会上夺得名次。上街中学在那时成为同类校中的佼佼者。学校积极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师生经常在农忙季节下乡参加双抢劳动,学生在德智体方面得到了全面发展。

66年至69年,是文化大革命运动时期,学校同其他学校一样,受到社会的严重冲击。教学秩序破坏无余,学校被迫停办,教师都到学习班学习,到里尾农场劳动。这是学校办学史上的第二次曲折,也是最严重的曲折。

文革四年后的70年春季,学校开始复课,很多外校的教师调入。文革前的华侨中学撤消合并入上街中学,定名为闽侯上街学校革委会,李崇仲任革委会主任,不久后调整严元发任革委会主任,72年起由张贤铭任革委会主任。当时上街地区在文革前读小学4-6年级的学生均可升入中学学习,编制为“连”(年段)、“排”(班级)。70年学校共招生12个排,600人左右,按不同程度编排,初中只有两年制。第二年,学校分出二个班级给建平学校初中班。另外,为便利当地学生就读,学校在里尾农场办了4个教学班(初一、初二各2班),农场有几亩水田和一大片山地作为学校的学农基地(77年教学班撤消,水田、山地被公家收回)。到72年春季,初中的学生毕业,学校推荐一部分品学兼优的学生升上高中,改“连”、“排”为“年段”、“班级”。72年春季高中招收5个班级,初中招6个班级,学校成了上街地区唯一的完中。这是全校师生最艰苦的时期。为了挽回文革造成的损失,师生们边上课边参加建校劳动,自己动手修理门窗,到山下挨家挨户说服群众,搬回了部分课桌椅。他们半天读书,半天劳动,挑沙、运砖、担煤、种树、种菜、修路,每个班级在六房山还划分了一大块地种地瓜、种麦子、种大豆。操场扩大了,又一座办公楼和学生简易宿舍盖起来了(由里尾农场拆迁搬来),校园初具规模,办学条件逐年好转。此外,师生们在农忙季节还到农村支援双抢,到溪源山采茶,到工厂学工,请解放军进校军训,学校呈现出红红火火的景象。

高中生家园网 www.17qsd.com 联系QQ:80592977 邮箱:80592977@qq.com

Copyright © 2002-2011 DEDECMS. 高中家园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