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课大学先修课:“掐尖”还是“育苗”?
日前,由全国40余所高水平大学和重点中学联合发起的中国慕课大学先修课,在清华大学正式启动。这究竟是新一轮“掐尖”,还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内生需求?
当MOOC(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碰上大学先修课,两个时下最流行的教育形态相互交织,会有哪些改变?
日前,由全国40余所高水平大学和重点中学联合发起的中国慕课大学先修课(简称MOOCAP)在清华大学正式启动。这个由大学知名教授和中学名师共同参与的课程建设体,将根据高中生特点将大学课程重新设计、制作成MOOC课程。目前,已有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大学化学、普通生物学等6门先修课程上线,吸引了超过4万人学习。
当高水平大学和重点中学捆绑在一起,这究竟是新一轮“掐尖”还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内生需求?借助互联网的力量,中国大学先修课会走出一条怎样不同于国外的路?高考改革大背景下,又有哪些难点待解?
“掐尖”,还是“育苗”?
作为国内高校“领头羊”,北大、清华相继组团“开垦”大学先修课,很难不让人联想到今年刚刚偃旗息鼓的自主招生“华约”“北约”之战——这是不是新一轮“掐尖”混战的开始?
“我们绝不是几所高校联合掐尖的新‘某约’,而是高水平大学和中学一起担当的教育共同体。”MOOCAP发布会上,清华大学副校长杨斌一再强调,当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边界日益模糊,大学、高中必须思考如何衔接,共同跑好人才培养这场“接力赛”。
试水背后,是公众对“中国大学与中学人才培养严重脱节”的指摘。
“中学向大学输送会考试的学生,大学从中学挑选分数高的‘人才’。就像一场割麦子的游戏,中学埋头‘种’、大学忙着‘割’,而不是在前期把大学的需求融入播种、浇水的过程。”一位高中老师向记者抱怨,“结果是中学抱怨大学‘掐尖’,大学又嫌中学‘苗’种得不好。”
“很多成长中重要的东西,到了大学才开课,为时晚矣;高考强调专业导向,但很多学生不了解专业是什么,迷迷糊糊就报了。”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洪大用感叹,必须用理念、课程上的深入互动凿穿“壁垒”,“探讨高中和大学教育的衔接,绝不只是为了解决招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