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包子噎住高等学府
兰州财经大学的领导最近如鲠在喉,罪魁祸首是食堂里的一只包子。11月18日上午,该校一名学生在微博上发布了学校食堂包子上带有黑点的照片,怀疑那是变质食品。
这件小事发生转折,是在食堂以涉嫌“诽谤”为由报警、校方也迅速介入之后。博主先是在当日下午删帖道歉,又在深夜发表长文称,需要避免“转发500次”被认定为造谣及其刑事后果,以及“影响我的本科学业”——这被网友解读为学生受到某种威胁所致。
兰州财大方面对媒体表示,从没让当事学生删帖、道歉,也从没施加任何压力。11月25日,该校发布了当地检验所对11月19日抽样送检的包子的检验报告,结论显示各项指标都正常。
关于黑点问题,兰州财大后勤处和食堂管理人员“初步判断”称,不匀称的酵母颗粒蒸熟后使包子看似有霉点,不影响食用——这让那家酵母生产企业大吃一惊,赶忙派人前来调查,最后否认了学校的说法。直至今日,包子上的黑点,再没有任何一方给出解释。
结果,一只小小的包子燃起了“大火”。直面自己的问题有那么难吗?“傲慢的学校”——时间一天天过去,网上类似的声音越来越响。不少网友讥讽学校是在“装聋”。
根据校方的通告,学生“发公开信又自行删除”被校方认为是引发舆论热议的关键。他们似乎并未意识到,无法把黑点成因解释得准确科学、令人信服,甚至在未经检验的情况下就采用食堂的说法,归咎于酵母,才是舆论难以平息的根本原因。
事情何至如此?没有什么深仇大恨,学生反映包子有黑点,如若真是酵母所致,那就经过权威检验让各方无话可说,然后大大方方公示;要是有其他问题,也大可老实承认,有错认错。可尴尬的是,没解答好学生最关心的问题,使得不满的声音愈发巨大。
很多管理者心里拗不过的弯是,口口声声说服务,可服务对象一发表意见,“服务员”就手忙脚乱甚至大发雷霆,这无异于打自己的脸。
把意见视为洪水猛兽的原因不外乎两点:一是确实做了亏心事,说不清,道不明,公众和上层的责问令其理屈词穷;更多时候,则是嘴上喊着服务,心里还是把自己当“主子”,觉得“下面人”的曝光丢的是自己的面子,毁的是自己的前程,自然急得跳脚。把合理的诉求和自己的面子相对立,管理者处理起事件就可能只顾后者,甚至有意无意压制前者,从而陷入死循环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