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引发公众批判
轻松愉快是一种理想的学习状态,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勤奋刻苦才是学习的常态。但勤奋刻苦必须遵循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常识与底线。如果以这样的标准来审视,目前有多少学校的课业负担是合理的呢?
最近,有一家大数据企业发布的《全国中小学生学习压力调查》显示,我国中小学生平均每天写作业达3小时,是全球均数的2倍,普遍睡眠不足7小时。其中,南京有四成中小学生每晚写作业到9至10点,有42%的陕西学生“分分钟想撕掉作业本”……这则新闻再次引发公众对学生课业负担问题的批判。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确实顽固如坚冰。但我们同时也要看到,现在这层“坚冰”已经出现解冻的迹象:媒体的持续关注,公众的深刻反思,各地教育行政部门不断推陈出新的“减负”方案……尤其可喜的是,家长的观念也日益发生变化,此次调查显示,面对孩子每天写不完、不会写的作业问题,44.9%的父母会直接劝孩子放弃,32.7%的父母甚至会选择帮忙代写。无独有偶,之前中青报社会调查中心和问卷网亦曾联合发起过类似的调查,有53.9%的受访者认为在基础教育阶段,边玩边学、注重快乐的西式教育是首选,特别是一些年轻父母越来越不愿自己的孩子重走中式苦读的老路。
在这个大趋势下,已有不少学校开始尝试“破冰”,而且有了实实在在的探索。不久前,中国青年报就以《一场‘无家庭作业’教改的背后》为题,报道了湖北武昌实验小学“无家庭作业班”的教改实践。本着“希望孩子们能睡好觉,有更多的时间用于阅读、锻炼身体、培养兴趣特长,并不在乎他们的分数是否为第一”的初衷,2009年9月,该校在家长自愿报名原则下,建立“终身发展实验班”,该班学生一到六年级免除全部书面作业。减去的是书面作业,但增加了相应的“素质作业”:家庭劳动、体育锻炼、课外阅读、组织活动、思维训练、文艺鉴赏。这些并不要求学生每天都完成,老师可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布置,学生亦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进行选择。第一批“无家庭作业班”学生在争议声中毕业,他们不仅成绩优秀,而且能够自主安排课外时间,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当然,“无家庭作业班”并不是可以简单模仿复制的,任何教改试验都需要合适的土壤,需要管理者的包容,需要家长的配合,以及一群改革的担当者和实践者。但毋庸置疑,它已经给我们树起了“破冰”的风向标,激励着更多的人奋勇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