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振元:不能只想西天取经而忘了念自己的真经
在近日举行的2016中国高等教育创新大会上,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瞿振元认为,未来,中国的高等教育将面临三个发展趋势:走向普及化、走向融合和走出自己的发展道路。他表示,不论是哪个发展趋势,中国的高等教育都必须创新出自己的发展道路:“我们不能够只想着去西天取经,而忘了念自己的真经。”
瞿振元是从国家要实现现代化引入高等教育这个话题的。
根据国内外已有的经验,为了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可以引进资金、技术和管理,但是,国民素质的现代化是不可能引进的。瞿振元认为,只有靠本国的教育,尤其是靠现代化的教育才能培养出现代化的人才,才能实现国家的现代化。
而这点,对于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尤为重要。“在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的高等教育任务很重。”瞿振元说。
在实现国家现代化的过程中,瞿振元认为,高等教育的未来将面临三个可见的趋势。
第一个趋势是中国高等教育必然走向普及化。2002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去年,这一比例达到40%。而根据现在国际的标准和国家的计划,2020年前后,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50%,迈过高等教育普及化的门槛。而到2030年左右,这一比例可能会超过60%,甚至会达到70%。
有人问,需要这么大的比例吗?瞿振元的回答是:放眼世界,高等教育普及化是世界潮流,早已为普通民众所接受。他举例,北美的高等教育早已实现普及化,毛入学率超过70%;前苏联地区的这一比例也超过70%;而日本、新加坡、韩国等国的比例则已经超过80%,甚至达到90%。
“我们要往前发展,有更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是必然的趋势。”瞿振元说,按照国际社会的认识,接受高等教育也是基本人权,而且是实现其他方面人权的基础,因为“接受了高等教育,今后的就业权就能够更好的得到实现”。
现在有一些人围绕就业说大学生太多了,所以就造成了就业难的结果。瞿振元不同意这种观点。他说,18年前当这批孩子出生的时候,不论上不上大学,他们都要面临就业的问题。上了大学的孩子,可以延缓3到4年就业。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受到更好的教育,也有了更强的就业能力,更加有利于他们就业。
“就业的问题不是大学造成的,而是人口和就业的问题。”瞿振元说,“当然大学要提高质量,使受教育者更有能力去竞争就业,这是高等教育的责任。所以走向普及,这是必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