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更新 - 网站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高中家园网 > 大学资讯 > 正文

如东县岔河中学毕业证样本图

来源:高中家园网
如东县岔河中学毕业证样本图由江苏省教育厅、教育委员会统一印制发放,如需查看样本点击【江苏省高中毕业证样本】。

如东县岔河中学始创于1956年。首任校长刘伯俊带领十名教职工艰苦创业,在岔河镇后街、掘丁公路(现省道304线)北侧的荒地上建成一所学校,始称“如东县岔河初级中学”。她的建成改写了岔河地区没有中学的历史。经过全校师生十年的艰苦奋斗,到“文革”前,学校发展成一所设施齐全的双轨制初级中学,为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第二个五年规划顺利完成培养并输送了大量的优秀建设者。 上个世纪60年代初,在党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指导下,岔河民办初中并入岔中。

1965年,黄均接任校长。“文革”期间,受“极左”思潮的影响,学校教学秩序曾一度混乱,66、67届毕业生也推迟到68年毕业。1968年6月,岔中成立革命委员会,先后有薛道根、任乃德等任主任。1968年秋,学校排除困难,在招收三个班初一新生的同时,还招收了两个班高一新生,学制均为两年。1969年,与岔河轧花厂实施厂校挂钩,学校更名为“如东县岔河轧花厂五·七中学”。1970年,任乃德任校长。同年,首届高中生毕业。1976年,经“拨乱反正”,学校各项工作逐步恢复。1977年,全国恢复招生考试制度。学校的发展开始书写新的篇章。1978年,学校招收首届“中五班”。1979年秋,经县有关部门批准,学校更名为“如东县岔河中学”,正式升格为完全中学。1979年起,初中部开始向三年制过渡;1980年,佘殿任校长。1982年起,高中部向三年制过渡。学校形成高中四轨,初中两轨,共18个班的规模,在籍学生1130名,在编教职工67人。1983年,第一座教学楼(即现在的初中部教学楼)落成,教学设施得到改善。与此同时,学校逐步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辟出了一条“规范化办学”的道路,教学质量不断提高。1984年暑期,全县在机构改革后,完中领导班子大调整,缪汝梅被任命为校长,不久,学校被确定为县教育系统内部管理改革的试点单位,在全县率先改革管理机构,建立了“一室三处一厂”,制定并试行《聘任上岗责任制》,教职工的积极性得到调动,学校各方面的工作得到促进。1985年高考,本校上线人数(含应历届)突破百人大关。同年,学校业余球队、田径队夺得冠亚军的奖牌。校办工厂有了新的发展,“如东岔河中学助剂厂”挂牌、投产并产生效益。学校教工楼、学生宿舍楼相继建成,校容大为改观。同时,教师队伍建设也取得长足的进步。一大批中青年骨干教师脱颖而出。他们中多数在市、县教学比赛中获奖,其中有县以上的骨干教师达到20多人。学校连续被评为县文明单位,县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自1990年起,学校被授予“省德育先进学校”称号。学校党支部、工会、共青团、食堂、医疗室也被评上县先进集体。

高中生家园网 www.17qsd.com 联系QQ:80592977 邮箱:80592977@qq.com

Copyright © 2002-2011 DEDECMS. 高中家园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