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更新 - 网站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高中家园网 > 大学资讯 > 正文

传统文化教育关键在于“系统融入”

来源:高中家园网

习近平曾经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中国有着几千年的文明,留下了丰富的优秀文化遗产,沉淀下来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必须代代相传,千万不能在我们这一代流失。所以要努力抓青少年的传统文化教育。教育部曾发布《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详述从小学到大学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具体要求,强调将其“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明确表示要在课程建设和课程标准修订中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

但是,校园里的传统文化教育往往止于形式化,热心于举办规模活动,让学生穿上唐装汉服摇头晃脑的诵读经典,满足于摄影录像,宣传报道,传统文化教育只是一阵风,风过去雨就停下来了。这种传统文化教育形式让学生“暴饮暴食”,完全违背了教育规律,必然造成学生的“消化不良”。要知道,教育是一门慢艺术,需要小火慢炖,学生必须细嚼慢咽,才能有利于消化吸收。传统文化教育,不必沿袭私塾的那种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即不必传承那种亦步亦趋的教育形式,“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不符合认知规律,收效甚微,需要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的记忆,掌握传统文化的精髓。传统文化教育必须和学校教育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不能分割。

“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学必须以致用,如果学生对《论语》熟读成诵,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无缘仁义礼智信;如果学生对《庄子》倒背如流,但是却不能感受道法自然。口是心非,理论和实践相脱节的教育是毫无意义的教育。所以,传统文化教育需要创造良好的氛围,老师需要为人师表,言传身教,让学生耳濡目染,润物细无声,保证言必行,行必果。

传统文化教育关键在于“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既要融入语文学科,又要融入其它相关的课程;既要融入显性课程又要融入隐性课程;既要声势浩大的活动,更需要平时的“滴灌”。在教育的全过程中严格按照《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分阶段系统地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让传统文化教育和整个学校教育融为一体,一气呵成。

教育说到底是一个良心的活,要凭良心办事。现在,教育的功利性比较强,人们总是习惯于围绕指挥棒在转,你考什么,我就教什么。实际上,再科学的考试都不能将学生的所有综合素质都能测试出来,不能将学生的未来发展测试出来。所以,教育既需要考虑当前,也要考虑未来,千万将良心摆放在中间。一切为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的传承,为了学生的长远可持续性发展,每一位校长每一位老师都得尽可能去形式化去功利性,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真正让传统文化教育进校园进课堂入脑入心,并且付之于实际行动,并养成良好的习惯。(蔡正青)

高中生家园网 www.17qsd.com 联系QQ:80592977 邮箱:80592977@qq.com

Copyright © 2002-2011 DEDECMS. 高中家园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