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江中学毕业证样本(2)
自学校创建以来,学校的办学规模就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断扩大,设施设备也在不断完善。从建校初期的几座庙宇,一二百名学生,十多名教职工到解放初期,学校已发展到了总面积有2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8500多平方米,在校学生从800多人,教职工40多名的规模。 解放后,学校更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到上世纪80年代初,就已经具有高初中27个班,学生1800多人,教职工80多人,占地面积60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近20000平方米的规模。成为原宜宾地区,后为泸州市的重点中学。 进入二十一世纪,学校的规模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办学条件有了根本性的变化。现在学校占地100600 多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2102平方米。其中有现代化设施的,总面积为14680平方米的教学及办公综合楼四幢,有装备符合国家级示范高中标准设施设备的,面积11000平方米的科技及图书大楼一幢,有400米六道环形跑道的标准塑胶田径运动场,有建筑面积为861平方米的室内体育馆,以及标准游泳池等体育设施。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现已基本达到了“国示”标准。学校的后勤设施也有了极大的改善,学校现有全市一流、设施完善,面积达2700多平方米的学生餐厅,有建筑面积16881平方米的学生公寓(宿舍)6幢。这现代化的设备,完善的设施,优美的环境,是莘莘学子的求学胜地。 植根于浓郁历史文化氛围中的合江中学,在建校初期,就把办学思想的观念看作是学校发展的关键,所以合江中学的先贤们于一九二五年把“勤慎公群,德智体美并重与兼通”作为校训提出来,并谱制成曲,作为校歌一直流传到一九四九年。新中国成立后,这一鲜明的办学思想在合江中学一直得以传承,并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地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因为这一鲜明办思想的形成和不断完善,是合江中学办经验的总结和几代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合江县社会发展和文化生活的历史积淀,体现了合江中学质朴的教学观、质量观和人才观。通过近百年的办学,不仅扩大了规模,改善了条件,完善了设施,同时还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良的教育传统。经数代合中人的艰苦创业,团结拼搏,又融2000余年源远流长的合江文化于一炉,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办学业绩。合江中学在建校之初,先有一些晚清举人、监生在此就教;接着又加入了一些留日、留欧归来的学生来此执教;在三十年代又有如当代著名美学家、文艺评论家王朝闻等名流学者在此掌门。通过他们的敦敦教诲,合江中学共毕业学生2.6万多人,培育出了众多的英才杰士。正如解放前校园内的一幅对联所云:“乔木荫云天,问古今桢干良材,枝叶几经鸣凤宿;大江流日夜,欲吩咐烟波渔父,长竿直钓卧龙来。”中南山校园的确是鸣凤曾宿之处,卧龙潜修之所,乔木生长之地。合江中学毕业生蛟腾凤起,事业多有所成,不乏成绩卓著者。早先有毕业于初中第五班并与邓小平同批赴法留学的中共早期优秀党员,在三十年代曾任中共四川临时省委书记的穆青和在解放后曾任四川省省长和中央统战部部长的李大章;稍后有毕业于初中二十一班创办《挺进报》,牺牲于重庆国民党监狱的成善谋烈士。还有著名教授穆济波、卢剑波,著名翻译家符家钦,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著名作曲家、《洗衣歌》的作者罗念一,美术家杨洪烈、陆沉(陆贤能),原重庆大学外语学院院长、著名教授姜治文等名流学者从这里走出。从这里走出的还有原公安部法制司司长王学林,原云南省计生委主任吴坤仪,原《农民日报》主任编辑陈代安,留美博士万克林,留日博士金平等国家栋梁之材。此外,还有中共泸州市委副书记文耀友,合江县政协主席李世贤、县委副书记宋晓红、副县长苏世毅和一大批企业家、乡镇干部、农村致富能手、人大代表等高素质的,为地方经济建设和推动当地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的管理人才、技术人才、服务人才和致富能手。仅是从2001年至2005年,就有高中毕业生2936人,为国家培养了2013名大学本科新生,其中重点大学289人,真可谓合中人在三江之水,少岷灵秀的孕育下,英才辈出。 |
- 上一篇:温州第五十八中学毕业证样本
- 下一篇:攀枝花仁和区民族中学毕业证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