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校大全_毕业之家园网移动版

高中家园网 > 大学资讯 >

力戒高校思政课演绎“单口相声”

从“单口相声”向“双边对话”转换,让学生从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找到“获得感”,这才是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使命所在。

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提出了“要建设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新要求。现实中,部分高校由于教师和学生缺少沟通,教师往往孤身乏力地演绎着“单口相声”,学生常常无奈乏味地接受着“理论浇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这一问题影响到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如何、学生参与度如何,关键取决于教师的职业态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老师就要热爱教育工作,不能把教育岗位仅仅作为一个养家糊口的职业。有了为事业奋斗的志向,才能在老师这个岗位上干得有滋有味,干出好成绩”。学生往往是“敬其师”方能“信其教”,“信其教”方能“遵其道”。教师只有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当作毕生从事的事业来看待,才能找到“存在感”,才不会滋生职业倦怠。教师拥有一颗事业心比拥有黄金更重要,因为从事业的角度出发,教师就能够激发出满腔的热情,愿意在思想深处、灵魂深处,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熟、吃透、弄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才能够在课堂上进行准确的价值传输、理性的解疑释惑、稳定的情绪疏导。教师源自于内心的知识流露是最具有韵味的,最能聚焦学生的目光,走进学生的内心,赢得学生的尊重,也最能激发出师生“双边对话”的热情。

学生是否愿听、听了是否认同、反应和评价如何,是衡量教学内容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能“怡然自得”地躺在过去的“理论维度”里阐释,要从学生的需求出发,以学生的兴趣爱好、成长需要为导向,及时充实教学内容,从“不丢老祖宗”到“融入新内容”,要紧跟时代发展和国际局势变化、紧随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际,紧贴大学生的成长发展利益,把大道理讲透、小道理讲通,真正解决好“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

此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能将学生比作只会接受知识的容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想有生机、有活力,就要主动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扭转过去重理论灌输、轻实体感受的局面,解除僵硬面具、更换话语体系、创新语言表达,将“居高临下”的理论转换成“落在田埂上”的方言,使内容轻松自然、妙趣丛生、通俗易懂,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接受教育、形成共鸣。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