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高教改革的“两个三十年”
改革意味着对于既往的社会规制与观念的调整、改造和更新。所不同的是,不良的改革观往往会对既有对象彻底否定,因而使改革变成断裂性行为。有积极性意义的改革观则不同,它坚持与时俱进,同时对于既有对象倾注更多的“同情式理解”,因此,改革会把与时俱进与继承既有对象的合理性因素结合起来,这种改革是真正意义上的“扬弃”,即实现继承基础上的发展。 回头审视我国教育观念的演变。新中国伊始,国家依据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工业化、农业与国防建设的需要,也依据近代以来所流行的“教育即生活”的理念,以及马克思主义的传统,响亮地提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口号。在这种教育理念的支持和引导下,一批适应国家建设发展的学科专业被开设;大批专业人才源源不断地走向全国各地,成为各行各业的中坚力量和专业技术骨干;解决国家建设难题的应用型科研成果也不断涌现等等。以“两弹一星”为标志的国防高科技,还有人们熟知的结晶牛胰岛素的合成,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以及屠呦呦团队所发现的青蒿素等等,都是当时这一理念指导下的教育发展的重要产物。 当然,在这一过程中,知识分子的不适应以及由其引发的冲突也大量存在。毛泽东曾经有过十分严厉的批评声音,如:农林大学办在大城市里,见鬼去吧!他也严厉批评过医科院校的教师和学生不关心中国民众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而醉心于国际上医疗尖端课题的跟踪和研究,他认为那应该是少数人去干的事,更多的人和更大的力量应该投放在常见病和多发病的防治上。他批评医科院校刻板地照搬西方的人才培养模式,学制过长,培养规模远远无法适应全国人民,尤其是严重缺医少药的广大农村农民的医疗保健需求。而缩短学制主要是让学生可以尽快回到实际中去,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 由于这一改革的主要实施是在“文革”中,许多变化都带有那个时期的历史痕迹,包括左的政治色彩。例如,“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实现,通常的主要措施是让大学不同科系分别与不同工矿企业和农村生产单位建立挂钩关系,教师和学生经常下厂、下乡参加劳动等。这里面,确实存在着流于形式,甚至师生过多参与体力劳动而影响知识的系统学习与研究的问题。就大学师生参加必要的体力劳动而言,对于体验体力劳动的艰辛,密切知识分子与体力劳动者的感情应该不是太消极的事。但没有创造出“教育与生产劳动”有效融合与相互促进的更加可行的方式,仅仅主要在于让师生参加体力性生产劳动,这对于问题而言毕竟过于皮毛和表层。因此,这一改革的提出,并非完全没有意义,但它的解决方案及其当时所显现出来的效果,却是不理想的。 |
- 上一篇:日照第一中学毕业证样本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