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深圳路径”到“深圳质量”努力打造优质学前教育体系
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均越来越重视学前教育。 在广东省第三届幼儿足球邀请赛上,深圳市十二幼儿园与彩田幼儿园(黄球衣)在球场上比拼。(资料图)南都记者 赵炎雄 摄 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均越来越重视学前教育。在深圳这座迅速发展的城市,幼儿园也面临着不断增长的学位压力。同时,由于市场经济发育早,深圳民办幼儿园占绝对数量优势:占96%,在全国大城市中最高。这就决定了深圳学前教育的普惠优质发展,必须走出“深圳路径”。 近五年多来,随着两期“学前教育发展行动计划”推进,深圳学前教育的公益性普惠性和整体办学水平,确实上了大台阶———“深圳市学前教育公益普惠发展路径”被教育部列入教育综合改革重点项目。但在新时期,如何在学位压力之下,打造与城市相匹配的优质学前教育体系,还是一大挑战。 公办民办比例失衡 探索普惠新路 “深圳公办幼儿园,这条腿太细太短了。”这是2012年深圳市“两会”期间,市人大代表、莲花北幼儿园园长史勇萍对深圳学前教育的形象比喻。 最新数据显示,深圳全市有幼儿园1579所,在园儿童46.3万人。其中,民办幼儿园占了96%。深圳市教育局局长张基宏坦言,这一比例在全国大城市中是最高的。 在一些人看来,学前教育市场化程度太高,会影响其普惠性、公益性,这也是很多专家呼吁提升公办园比例的原因。但对于民办园占比96%的深圳来说,大幅度提升公办园比例的任务艰巨,困难较大。 在此格局之下,如何提升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成为教育部门必须攻克的一大难题,发展普惠性幼儿园成为重要的突破口。 所谓普惠性幼儿园,是指办学规范、收费合理、科学保教、面向大众提供普惠性学前教育服务的幼儿园。 深圳市政府连续四年将普惠园建设纳入民生实事项目重点推进,目前已建成10 57所普惠园,比例达到67%,基本覆盖全市有条件的社区,适龄儿童可就近入读普惠园。 政府对普惠园给予奖励性补助,2015-2017年财政投入7亿元,用于支持普惠园稳定收费、提高教职工待遇、提升办园质量。 在此之外,助力学前教育普惠公益发展的,还有诸多财政举措。 从2012年秋季学期开始,深圳对在依法设立的幼儿园就读的深圳户籍和符合深圳市人口管理政策的3-6岁在园儿童,发放每生每年1500元的健康成长补贴,用于抵减家长缴纳的保教费、在园儿童免费体检、购置儿童读物和玩具等。20 15-2017年,领取补贴人次近63万人次,财政投入约9 .5亿元。2016-2017学年成长补贴领取人数比2012年增加12万人次。 |
- 上一篇: 深度解析:高校自制学位证书 进步还是倒退
- 下一篇:临沂醋庄乡初级中心中学毕业证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