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线成高校“命根子”:用高低证明质量(2)
高校可以通过“超技术”手段提高录取分数线 然而,这场围绕着分数进行的竞争毫无意义。不仅分数本身没有意义,录取结果也没有意义。分数本身没有意义是因为:在当前基础教育大规模重复性训练的情况下,分数所能够反映出的学生在智识上的信息已经非常有限,它至多只反映出学生在条件反射下的状态,而不一定是他(她)是否具备在大学里进一步学习能力的证明——当然,也不一定不是证明;录取结果没有意义是因为,人们可以通过“超技术”手段改变结果。 其实,要提高录取分数线并不困难。对于两所招生规模大体相同、质量差异不大的大学来说,招生人数越少,越容易提高录取分数线;招生人数越多,录取分数线越容易下滑。于是,有些大学在公布招生计划时,只在某省(市、区)投放一个名额——这个学生的分数就是该校的录取分数线。然而,大学不可能只招收一个学生。那怎么办呢?解决问题的障眼法是:将其他录取的学生都列入扩招范围,但对外公布录取分数线时只公布那一个学生的分数。于是,大学一方面可以“自豪”地向社会宣布,本校录取分数线何其高也!另一方面,也“慷慨”地向地方施与巨大的“恩惠”:你看,我增加了500%甚至1000%的扩招名额!其实,不过是招收了五六个学生而已,而且他(她)们本来就应该被录取。 这种自欺欺人的伎俩,未必只是为了糊弄上级和社会公众,而的确会产生某种现实效果。录取分数线对考生和家长产生了强烈的暗示——这是一所好大学(专业)——经过几年的积淀,就真有可能把录取分数线整体性地提高了。正如皇帝的新衣一般,不要以为除了皇帝本人,其他人都像那个小孩一样知道皇帝没有穿衣服。因为说的人太多了,许多人就真的以为皇帝穿了一件大家从来没见过的新衣。那些花费重金聘请兼职院士的大学难道不知道事情的真相是怎么一回事吗?但大家都在讲故事,很少有人有动力去戳破那一层虚幻的纸。 社会之所以需要大学,是需要大学所培养出来的人能够为机构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带来真实存在的价值,而不是一群只会考试的书呆子。多样化是大学的生命线。每一所大学都有自己的独特价值,都在以自己的方式满足社会的需求。如果用录取分数线把大学人为地分为三六九等,中国高等教育将只能呈现出单一的线性结构,却牺牲了对于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来说极为珍贵的多样性。录取分数线是一个幻象,它可以说明一部分问题,但却不能说明全部问题。 美国高校之间如何比较生源质量 |
- 上一篇:长子县碾张乡中学毕业证样本
- 下一篇:深圳技术大学(筹)秋季招生3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