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校大全_毕业之家园网移动版

高中家园网 > 大学资讯 >

德国天才少年自杀:找不到“自我”, 再优秀的孩(2)

小小年纪的赫尔曼对自己的价值有着深刻的认知,已经做到了庄子所说的“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的境界,他不会把自己的价值建立在世俗的名利和别人的评价之上,所以他充满自信,活得自由潇洒。

截然不同的命运

面对神学院对孩子天性的压制和束缚,自由浪漫的赫尔曼选择了逃跑,他像一个自由的精灵,灵巧、不留痕迹地逃脱了桎梏。

一向听话顺从的汉斯,内心的天性在赫尔曼的引导下释放出来,自我意识萌发,他也想取悦自我、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但是长期的顺从让他更在意父亲、校长的看法,于是继续留下来与严苛的制度和繁重的学业作斗争,但是很显然,他已经心不在焉了,最后终于退学。

对于从小就被视为“邻居家的孩子”、神一样存在的汉斯而言,退学无异于奇耻大辱,汉斯在铁匠铺找了一份工作,成了典型的loser。这时候,爱情上的小挫折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一天晚上,汉斯喝了个酩酊大醉之后投河自尽。

校长一语成谶,汉斯最终“掉到车轮下面”去了。

汉斯的父亲vs赫尔曼的母亲

这里我并不想讨论关于应试教育的争议,只想说说在教育的过程中,大人的引导对孩子自我意识的萌发所起到的关键性作用。

汉斯之所以形成了这种建立在竞争、与别人比较的自我认同感,与他那虚荣心极强、自身又极平庸的父亲有很大关系。

父亲为了让他赢得这场考试,禁止儿子玩小兔子、钓鱼,几乎取消了他的一切娱乐活动。100年前的德国没有现在五花八门的补习班,但是汉斯每天要到不同的老师家里去补课,补完还要回来写作业到深夜。

这里有一个细节描写:

“父亲很得意地看着儿子这样用功。同大多数凡夫俗子一样,在他迟钝的脑子里有个模糊的幻想,那就是看到从自己所横生出来的枝干,向着自己所遥不可及的尊贵领域衍生而去。”

越是自己平庸的家长,越是巴不得自己孩子尽快出人头地,光耀门楣。

这种现象自古有之,从以前的科举制度到现在的高考,家长们希望孩子靠“读书改变命运”(其实是:应试改变家族命运,甚至养儿防老)的功利心态,从来就没有变过。

和现在的大多数家长一样,口口声声说是为了孩子好,其实跟汉斯的父亲一样,不过是为了满足自己向邻里夸耀的虚荣、拿孩子去交换未来的利益而已。

赫尔曼的离经叛道跟汉斯的循规蹈矩不同。他蔑视世俗价值观,追求自由解放,对自身价值充满自信。而他之所以能够这样自信和肯定自己的价值,是因为出生于教养良好的中产家庭,有一位慈爱的母亲,能够包容他广泛的兴趣爱好,让他从小就能够不以世俗标准和外界评论来判定自己的价值。他见识不凡、爱好写诗和艺术、充满激情,蔑视功利追求,对神学校枯燥呆板的制度和氛围极其排斥。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