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额”如何彻底“瘦身”
“大班额”如何彻底“瘦身”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见习记者 孙庆玲 “一个班上有120多名学生,讲课都需要用小喇叭,不然后面学生听不见,学生作业每次只能改一部分,轮流来改……”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锡山高中校长唐江澎至今仍记得30多年前给一个县城中学补习班上课的情景。 如今,“大班额”现象虽已不像当年那么夸张,但在部分地区仍然存在。今年,这一现象不仅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中,也被搬上全国两会的会议桌。如何让“大班额”彻底消肿、完美“瘦身”,不妨来听听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怎么“支招”。 我国有“大班额”班级36.8万个 《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规定,完全小学每班45人,初级中学、完全中学和高级中学每班50人。56人及以上的班级,则属于“大班额”,66人及以上的班级为“超大班额”。 3月16日,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记者会上介绍,2017年我国共有“大班额”班级36.8万个,占全部班级的10.1%,去年1年共减少8.2万个,下降18.3%;“超大班额”共8.6万个,占全部班级的2.4%,去年一年减少5.6万个,下降近40%,在消除“大班额”问题方面已取得突破性进展。 10多年前,全国政协委员、海南省人民政府教育总督学潘惠丽还会时常看到“大班额”现象,“一个板凳上能坐两三个学生”。潘惠丽说:“这肯定是不符合教育规律的,首先是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生均面积不足会影响教室内的通风、采光、照明等问题,对身体健康是有风险的,同时学生和老师的注意力都有限,人数过多会让注意力分散。” 在唐江澎看来,“大班额”课堂主要有两大特点,“一是以讲课为主,学生太多很难互动;二是以应试为主,老师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这么多学生不可能照顾到每个人,更不要说个性化的教育,只能采取应试教学”。 “学生在学校不仅仅要学知识,还要进行思想道德、性格、人格品质等方面的培养,这都需要老师多跟学生接触才能实现,但在‘大班额’中是无法实现的。”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第十二中学校长李有毅认为,“大班额”还会限制学生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质疑能力等的培养,“比如说在小班教学中,学生有充分发表意见的机会,但‘大班额’中这种发言、交流的机会可能只会被少数人占有”。 |
- 上一篇: 家长们花巨资上“止吼课” 评论:还是太焦虑了
- 下一篇: 清睿教育走向世界 中国人工智能教育受全球瞩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