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校大全_毕业之家园网移动版

高中家园网 > 大学资讯 >

教育未来:除了聪明,我们还需要什么?(3)

今天有很多理由让我们关注学校中的课程学习,但是养成实践部分,包括学生的住宿、艺术体育探索、自我的社会化、社群生活、职业选择、关系建设与维系、挫折教育、价值观实践等等,这部分是否被有机地组织着、有效地衡量着、有秩序地管理着,以及最后实实在在地投入资源进行提升?

“文化人”的作用

今天大家都愿意谈慕课、AI对教育的挑战。我觉得这些都创造了一些机会,让我们正视“屋子里的大象”。这些问题对教育构成了障碍、限制,解决好这些问题对教育带来的提升,要比慕课、AI大得多,而慕课、AI将来也必须要过这一关,否则就称不上合格的教育。这些问题是什么?就是前面谈到的,怎么样让人和人之间有机互动,不仅仅是有学问,还有质量、有人性的互动,能够出现在校园当中,出现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当中。

慕课到底是互联网教育还是互联网授课?难道我通过一门一门课程的学分获得,最后就能拿到这个学位?学位等于若干学分的累加吗?大学或者中学教育就是一些学分的累加吗?

AI会替代很多职业,这是很多人的判断,但是消灭一些职业,会产生更多的职业。我想从另外一个角度问问做教育的人,AI发展之后,哪些人的特质、特征、特长会更稀缺?他的需求更大?对大学教育而言,哪些东西将来在有机器做更多的帮助和参与之后,其实对人而言,更需要做好或者逼着你必须做好,否则谈不上是人的一分子?如果总是局限在聪明的角度来谈这样那样一些技术创新会对教育产生什么样的影响,那真的是聪明反被聪明误,这是对教育理解的狭隘,这是不懂教育的外行。

“文化人”这三个字,我们心里都有一杆称。什么人才能称之为“文化人”?并不是说取得了高校的文凭就可以。而“文化人”的作用,对今天的教育来说做得怎么样,这方面我们大家都应该扪心自问。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