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校大全_毕业之家园网移动版

高中家园网 > 大学资讯 >

论述:考虑教育问题,别忘了“人的本能”

当我们把孩子们从小花园里赶到书桌前,强迫他们一遍又一遍地刷题时,也许我们没有想到,在“高压政策”下,孩子们失去的不仅仅是玩耍的时间,放松的心情,还有对科学的直觉,对创新的直觉。

当我们认为各种书籍和辅导班是孩子们的好朋友时,我们忽视了自然才是孩子们最好的老师,正是在自然中,孩子们可以获得好奇心、求知欲和创造力,这才是科学研究和未来孩子们社会生存中最重要的东西,也是使他们终身受益的能力。

“中国创新的存量快用完了。”上海天文台研究员、天体物理研究室主任袁峰说。

袁峰所说的创新存量,就是在上世纪60、70年代基础科研基础上形成的互联网、新材料、生物医疗等一批科技成果,正是当时的中国把握住了机会,在跟进美国等发达国家中不断缩小差距。那么面对下一轮经济增长所需要的新的基础科学研究,我们还有多少现成的存量可以利用? 作为上海天文台的博士生导师,袁峰一面感叹于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一面又为未来担忧。

就自己所从事的天体物理这一学科来看,报考基础科学研究的学生数量远远不如经济、金融等热门专业多,袁峰说,像他这样的博士生导师能在2个录取的学生中挑1个,已经是业内非常好的水平,即便如此,还总感觉招进来的学生在大局观和主动解决问题等方面,不如过去的学生。

中国学生普遍缺乏创新性,与幼时的教育有关。从自身经历和多年看优秀科学家传记中,袁峰发现,幼年时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美好记忆,是许多科学家走上科学道路的原因,这种经历不仅会促发探索自然的动机,而且会培养一种“科学的直觉”,在错综复杂的信息中,找到接近成功的那条路。

科学的兴趣从何而来?

袁峰出生在山东泰安一个普通家庭,从小就对物理有着超出常人的直觉。他能像看小说一样,在暑期看完下学期的物理课本,能猜出物理老师下一句要说什么。在进大学物理系后的第一次期中考试中,大学老师们选用了一套难度很高的国际物理竞赛题,想“测试一下这届学生们的潜力到底有多大”—70多人,只有个别学生及格,而袁峰考了90多分。

但袁峰的求学经历并不艰苦,甚至与苦这个词都不搭边,他有大量时间看课外书、打篮球,还有自由地做自己想做的事。

在袁峰成长过程中,1981年诺贝尔奖得主、亚洲第一位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福井谦一对他影响很大,在看完了福井谦一写的 《学问的创造》 后,袁峰一度还转到了化学系。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