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率不达标,停办专业,这所大学也是拼了
哪些是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的有效举措?就业工作机制需要经历怎样的细化才能让力量更精准?中南大学有话说。
又到一年求职旺季,各大高校的校园双选会也在火热进行中。作为高校教育的最后环节,就业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声誉和生存发展,甚至影响到高校招生质量的高低。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最新信息,2017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795万,比2016年(765万)多出30万。这意味着在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和就业工作布局调控的内外压力下,就业部门乃至校内的每位教师都不能有一丝懈怠。
在中南大学,对就业创业工作的重视被提至相当高的高度。校长、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就业部门、二级学院、辅导员、学生志愿者等合力拧成全员化的就业支持力量,以多种创新举措推动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目标的达成。根据中南大学《2016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该校2016年毕业生就业率为96.52%,近五年就业率均保持在93%以上;学校2016届本科毕业生的升学率达到40.69%;学校近五年进校招聘单位不断增加,由2012届的1969家逐步增长,2016届达2826家。
围绕就业领导机制、就业考核指标应用、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大数据运用等话题,中南大学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副主任陈晚云向《麦可思研究》(以下简称《麦》)介绍了该校的就业指导工作相关经验。
《麦》:据了解,中南大学目前形成了一套“全程关注,全员参与,全方位帮扶”的就业工作体制。您能否具体说说学校在就业方面形成了怎样的一套制度?
陈晚云:我们学校一直坚持“服务国家战略,服务重点行业,服务区域经济,促进全面发展”的就业指导思想,秉承“科学引领就业价值观念,全面训练职业选择能力,让毕业生在校内完成择业全过程”的工作目标,努力建设行业地域覆盖宽、用人单位质量高、就业基地耕耘深的毕业生就业市场。
在领导机制方面,学校实施毕业生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成立了由书记、校长共为组长的校级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小组成员包括与就业工作密切相关的各职能部门负责人。还设立了两个处级就业创业职能部门——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办公室,各个二级学院和研究生培养单位都设有就业、创业专干。
学校党政领导从战略高度上充分认识到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性,将毕业生就业工作当作学校改革发展的大事、要事来抓,并纳入学校事业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不低于95%的工作目标。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每年会召开两次以上就业工作专题会议,及时掌握毕业生就业工作状况,研究部署毕业生就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