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半在京211高校未按要求公开信息 问题频出(2)
信息公开倒逼高校改革
“高校腐败、权力寻租等问题的发生,无外乎两个原因,一是书记、校长、院长等‘一把手’的权力过于集中,二是缺乏完善的权力监督制衡机制。”云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教授罗志敏指出,要扼住高校腐败的“命门”,实现阳光办学,最重要的抓手是推动高校信息的全方位、深度公开,即实质性地提升高校办学信息,尤其是师生和公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的公开度。
罗志敏强调,对任何社会性机构来讲,信息公开的重要性都不言自明,因为腐败、欺诈就怕公开,乱作为、不作为最怕的也是公开。“当前,时而处于社会舆论旋涡的高校,推动信息公开,可以说是深化高等教育领域改革、加快推进高校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最重要的‘大撬杠’。因为其可以倒逼高校进行法治化、去官僚化改革,师生及社会公众也能因此有机会了解、监督、参与高校管理。”
那么,高校的哪些信息应该向社会公开?竹立家指出,高校是非营利性公共机构,因此,考务信息、学术信息,包括学术项目招标、学术职称评定、学术人员晋升等都应该公开。“简单来说,在综合型、理工类大学,除了一些涉及国家机密、个人隐私等信息以外,其他普通的学术研究、思想、项目都应在公开范围内”。
《通知》也要求,各高校要进一步细化主动公开范围和公开目录,做好动态更新,特别要加大招生、财务等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力度,主动接受外部监督。
让高校尝到信息公开的“甜头”
竹立家强调,教育行政部门发了不少文件,但高校落实不到位的情况依然存在。“据我观察,高校的落实情况一般是出于本校的实际,能落实就落实,不能落实的‘拐个弯’,有些时候,‘拐弯’就是变相的不落实。”
那么从政策到落实,高校信息怎样才能做到让社会满意的公开、透明?
“既然是信息,就一定要在真实性方面下足功夫。”罗志敏表示,凡是公开的数据信息,都要提交上级教育行政机关存档、备案,并明确责任人,包括各个具体子项目的责任人。
“此外,除了一些涉及国家安全、个人隐私方面的信息之外,应规定清楚信息公开到何种程度。如就某一专项经费支出来讲,不能仅仅笼统地标明总共花费了多少钱,还要告诉大家,这些钱究竟做了哪些事,每件事各花费多少等。”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