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卖猪肉的北大毕业生51岁了,他完成自己的理想了吗?
1
北大老校长许智宏说过“北大学生可以做国家主席,可以做科学家,也可以卖猪肉”。
1985年,陆步轩以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文科状元的身份,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
毕业后的陆步轩在柴油机场干过,下海经过商,破产后,前妻离开,一步错,步步错,陆步轩被柴米油盐的现实逼上了屠夫之路。
他并没有被生活打倒,也没有被“北大光环”捧得太高。文弱书生拿起切肉刀,操持起了自己的“眼镜肉铺”,从起早贪黑的惨到经营,到生意越来越好,陆步轩用自己的劳动换来了回报和外界的关注。
成名后,他回到自己最初向往的事业单位干了12年,又觉得太过安稳,赚不到钱,于是又一次经营起了生意,直到他和合伙人创办的“壹号猪肉”销售额破10亿,16年将肉铺开上了天猫商城。
现今,陆步轩在全国已经有了1000多家连锁专卖店,建立了从育种、养殖、屠宰、配送到销售的全产业链管理体系。
陆步轩还曾出过自述的20万字纪实文学《屠夫看世界》,也为致力于培养高素质屠夫的屠夫学校编写过《猪肉营销学》教材。
年过50的陆步轩,实现了从北大才子到猪肉企业家的大转型。
虽然在外界看来,这个北大猪肉佬成功了,但是陆步轩曾在2013年以成功企业家校友的身份,回到母校北大发表演讲,却说到“我给母校丢了脸、抹了黑,我是反面教材”,说完后一度哽咽。
有记者问他:“如果你的人生可以重来一次,你想选择什么样的生活?”陆步轩不喜欢回答假设类的问题,因为他觉得生活不是自己选择的,只要把自己在做的事情做到善始善终、尽善尽美就不错了。
现今的陆步轩已经跟“北大”和解,不再觉得“北大”和“猪肉”放在一起是不光彩的事情,他只希望真真实实地做自己。
陆步轩没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做自己喜欢的语言研究,成为一名“词典编辑者”,却成为了一位猪肉企业家。
成功的定义有很多种,或许陆步轩的故事定义了他自己的成功。
但是,仍有些许疑问值得我们探讨,能考上北大的才子,必定智商超群,为什么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完成理想?
2
是什么阻止天才完成自己的梦想?
加拿大作家马尔科姆在《异类》中给出了他的答案。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刘易斯·特曼曾做过一项《天才基因的研究》的调查报告,他挑选出1470个智商介于140-200之间的孩子,跟踪,测量,记录他们的人生经历。
特曼认为那些智商高的人领导了科学,艺术,教育,社会福利等领域的全面进步,他们注定是美国未来各个行业的中流砥柱。这一观点也被大众主流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