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述 大学经费增长钱花在刀刃上了吗(2)
记者从高校公布的支出数据看,支出主要集中在教育、科技以及住房保障。以中山大学为例,教育支出45.6亿元,占总支出的95.94%;科学技术支出6299.25万元,占总支出的1.32%;住房保障支出1.13亿元,占总支出的2.38%等。
对此,魏建国解释道:“教育支出高达90%以上,科研支出则不到10%的现状,是由于目前不合理的统计口径造成的,不能准确反映大学的真实支出结构。因此,只有把大学支出分类不断完善、细化,通过考察其历史变化趋势,并参考国外大学的相关比例,才可能判断一个大学是否把钱都用在了刀刃上。”
高校须引入绩效评估和问责机制
那么,高校办学的“刀刃”是什么?
胡娟表示,当前高校“青椒”(青年教师)问题凸显,教育经费的使用应该更多按照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用在该用的地方——即更多用在人的身上。魏建国对此表示赞同:“高等教育是一个人力密集型行业,与其他产业部门不一样,因此,人员经费应该是大学支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当下,我们该如何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真正把钱花在“刀刃”上?
加强体制机制建设,是周光礼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得最多的一句话。他认为:“高校须引入绩效评估机制和问责机制,用绩效评估倒逼大学破除粗放式管理,进行精细化管理,从而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率。同时,在‘两个一流’的建设过程中,还要引入绩效拨款机制,严格按照考核进行拨款,破除‘211’‘985’高校的身份固化问题。”
马陆亭强调,应从制度设计入手,改变现行拨款方式,将一些长期实施的项目支出,如重点建设经费等,通过增加系数的办法纳入基本支出。“同时,还要强调的是,要进一步加强高校自主权,让学校成为自主办学的实体,拥有自主使用经费的权力。”
“不能一味地进行考核,这并非解决问题的真正办法。客观来说,制度设计一定要体现公平和合理性。”胡娟建议,“新一轮的财政拨款要建成一种梯队,那些曾经获得专项拨款较多、社会声誉较好、创收能力较强的高校要由财政支持转为政策支持;对那些正在成长过程中、创收能力不是很强的高校,以及那些学科实力非常强、但之前由于各种原因并未获得更多支持的高校,应该加大财政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