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一中毕业证样本(5)
浙江省立第十中学校歌1
刘良永
雁山2云影3,瓯海4潮淙5。看钟灵毓秀6,桃李7葱茏8。怀籀亭9边勤讲诵10,中山精舍11坐春风12。英奇匡国13,作圣启蒙14。上下古今一冶15,东西学艺攸同16。
1923年
——《朱自清全集》第五册125页
笺注
1、浙江省立第十中学校歌: 1923到1924年,朱自清先生在这里任教,写了这首校歌,期间还创作了《温州的踪迹》。浙江省立第十中学校。前身为中山书院,1759年由温州知府李琬创建,地址在现在的实验中学(仓桥巷)。1902年晚清大儒、教育家孙诒让改其为温州府学堂,后改为浙江第十中学堂。1912年改名为浙江省第十中学校。是浙江省温州中学的前身。
2、雁山:泛指温州雁荡山。雁荡山分南北两山。南雁荡山在平阳县,北雁荡山在乐清市。北雁荡山顶有湖,芦苇丛生,结草成荡,秋雁长来栖宿,故称。
3、云影:白云投射下影子。言天高气爽,景色明媚;又言其变幻多姿。
4、瓯海:旧县名。这里指代温州。
5、潮淙:潮水淙淙。白居易《草堂前新开一池》:“淙淙三峡水,浩浩万倾陂。”这句说瓯江潮水之气象万千。瓯江江心屿江心寺有南宋王十朋对联:云朝朝(潮)朝朝朝(潮)朝朝(潮)朝散,朝(潮)长长(涨)长长长(涨)长长(涨)长消。此两句描写了云起云散,潮涨潮落的景致,正代表了温州壮丽奇妙的景色。淙,流水声音。
6、钟灵毓秀:钟,汇聚。毓:养育。凝聚了自然的灵气,养育出优秀的人物。这里指温州自然灵秀之气培育俊才。宋朝张明中《贺新郎》:“卓荦欧阳子,是江山毓秀钟灵,异才问世。”
7、桃李:比喻所教的学生或所培育的人才。《韩诗外传》卷七:“夫春树桃李者,夏得阴其下,秋得其实。”
8、葱茏:形容草木青翠而茂盛。郭璞《江赋》:“潜荟葱茏。”这句形容培养的人才极多。
9、怀籀亭:在浙江省第十中学校高中部(今道司前西首)。为纪念孙诒让而筑。孙诒让字仲容,号籀 。故曰怀籀亭。
10、讲诵:都是两种读书方法,前者相当于说,后者相当于背诵。(见朱自清全集三《论诵读》)这句说同学们在努力学习。
11、中山精舍:中山,浙江省第十中学校初中部(今仓桥巷实验中学校址)后面的小山名。晚清中山书院就设在这里。这里指代第十中学校。精舍,旧指书斋、学舍,集生徒讲学之所。《后汉书·包咸传》:“因住东海,立精舍讲授。”
12、坐春风:比喻受到良师的教导。《二程全书·外书十二》:“朱公 来见明道(程颢)于汝,归,谓人曰:‘光庭在春风中坐了一个月。’”这句说学生们受到良师的教导。
13、英奇匡国:英,杰出的。《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奇,罕见的。英奇,这里指罕见的杰出人物。《礼记 礼运》:“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匡国:挽救国家。匡,救助护正。《左传 成公十八年》:“匡乏困,救灾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