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接国家“双一流” 广东高等教育发展再次走在全国前列(4)
如今,像这样的创业成功案例比比皆是。
“双高”建设以来,广东省以前所未有的改革力度,大力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制订了一系列在全国领先具有创新性的改革政策,着力破解体制机制障碍,激发高校办学活力,在全国产生了较大影响力和示范效应。
譬如,出台《高水平大学建设人事制度改革试点方案》,提出“五个下放”、“二十二个自主”;出台《关于深化高校科研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创新高校科研组织管理与科研评价考核的9条措施;今年省委一号文件《关于我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24条具有竞争力的人才改革措施;出台《关于广东省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实施意见》全面深化高等教育“放管服”改革等。
参建高校也积极主动作为,对接政策红利。“双高”建设以来,各参建高校新制订或修订规章制度413项,全面推进内部治理、人事制度、资源配置、经费使用等制度改革,通过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扩大二级学院办学自主权等措施,进一步健全完善内部管理制度。
“在如今的制度创新和宽松的科技创新环境下,大学科研成果可以更容易向实用转化。”王正寅感慨。
高校制度改革释放巨大红利,引领科研创新、成果转化结出累累硕果,全省高校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数据显示,2016年全省普通高校科研总经费160.39亿元,较2015年增长49.52%,有20所高校投入经费超亿元;2016年参建高校科研总经费达120.3亿元、增长54.62%;获省应用型科技研发及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99项,占全省总数62%.
2017年,全省高校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2719项,资助经费达12.3亿元,分别比2016年增长20%和6%,比2014年增长60%和30%(同期全国立项数仅增长13%);9所高校立项数入选全国高校百强,创历史最好成绩。
以中大为例,近年科研创新突出“大平台”。2016年开始投入大量经费支持大平台和大团队建设,重点建设的粤港澳发展研究院、海洋科考船、“天琴计划”、精准医学、超算中心、南海研究院等重大创新平台,均获得国家和地方立项和经费支持,取得实质进展。据统计,中大总体科研经费2016年突破34亿元,提前两年实现倍增目标。
华工目前建有22个国家级科研机构、1个国家高端智库和139个部省级科研机构。如此多的高水平科研平台,在全国高校也不太多见。
“广东省在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在全国率先开展‘双高’建设,大力促进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推出一系列有利政策,比如允许教师兼职、提高教师科研转化后个人收益的占比,让大家放心去做。”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暨南大学教授、禾信仪器董事长周振对此感受最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