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抓阄分专业”你怎么看?(2)
其实,从大学生的角度来看,毕业后真正能够有所发展,并不是因为专业怎样,而是对专业是否感兴趣。而对专业的情感和认同,许多学生也是在学习中发现和培养出来的,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从这个角度来看,专业初次选择并非那么关键。
作为学校管理者,他们更多的是需要站在全校、全院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和分配资源,并不是某一个专业某一段时期看上去很热门,就盲目地去办这个专业,而是要统筹考虑教学条件、师资队伍、市场需求、学科发展等因素。因此,这就牵涉到平衡和协调的问题。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学生发展的同时,也要兼顾学校、院系和学科的长期发展。因此,学校随机进行专业分配,并不是不可理解。
况且,抓阄并非是“一抓定终身”,学校对优秀学生有一定的选择自主权;选择专业后,也可自行协商申请调换;或者分配后学习优异者,还有再次选择的权利。可以说,在总的框架下,其实已经考虑了相当部分学生的个体需求,并非完全一刀切。再退一步说,大类专业都有相关性或相通性,如果这些机会都未能把握住,学生完全可以兼修第二学位,或通过考研深造等方式来实现专业的转换。
笔者认为,对于高校细分专业,不能因为是抓阄方式就武断进行批判,而是要综合考虑,深层次地去认识这个问题,并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抓阄分专业”只是最低级的公平
以抓阄定归属,实则很难调和整体公平和个体公平之间的关系。这样的公平是以剥夺大学生个人兴趣爱好为代价的,不是长久之计。
单从公平角度来说,抓阄或许能够避免专业分配中的人情往来与暗箱操作,解决某些“僧多粥少”的问题。然而,以抓阄定归属,表面上看似公平,实则很难调和整体公平和个体公平之间的关系。这样的公平尤其忽视了学生个体的感受,是以剥夺大学生个人兴趣爱好为代价的,不是长久之计。长远看,教育应当以人为本,学校专业应该为学生发展需要设立,就是让学生自己选择专业,什么专业需求多就相应扩大该专业规模,什么专业需求少就相应缩小甚至取消该专业,而不是“削足适履”,用现有专业“绑架”学生选择。由是观之,抓阄选专业只是最低级的公平,并非是最优决策。
大类招生是高校实行“通才教育”的一种改革,初衷是希望能以学生、市场等利益相关方的自主选择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社会人才需求多样化和学生发展个性化的需求。学生入校后,经过1至2年的基础培养,再根据兴趣和双向选择原则进行专业分流,旨在减少学生因高考“一考定终身”的专业选择,同时培养又“通”又“专”的人才。眼下,在大类招生已成为高校普遍采用的一种模式后,入校后的专业细分和分流如何兼顾学生意愿和学科专业发展,如何应对“优秀学生”集中到“热门专业”,其他学生分流到“冷门专业”,显然需要更为积极的应对之策,而不是“见招拆招”的被动应付,把学生的专业前景寄托在虚无缥缈的运气上,更不能只顾眼前公平而忽视长远规划。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