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更新 - 网站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高中家园网 > 大学资讯 > 正文

云南西双版纳教育调查:“因富辍学”之困(3)

来源:高中家园网

靠着这些“臭钱”,他的大儿子完成了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园林专业的学业。不过像二册家这样的胶户并不多见,因为割胶并不需要什么复杂的技术,胶价高的时 候,镇上很多年轻人初中毕业就辍学了,加入到割胶的大军中。二册的大儿子指着对岸成片的胶林,语带欣羡地告诉记者,这些坐拥数百亩橡胶园的大户,会把胶园 承包给了别人,“一年什么不用做,也有30万元的收入”。

在勐海县,高中的毛入学率只有37%。“这其中还包括职业高中和技校。”刘进喜告诉记者。

全县仅有的2300名高中在校生,让中央的拨款都显得特别“烫手”。2012年,教育部实施民族地区教育基础薄弱县高中建设工程。“中央给了900万元,我们没敢要。规划里要求在校学生数要有1万到1万2,我们只有2300人。”

“在山里,控辍是大事。”晚上,王海军会走家串户,去做家长的工作,把不愿上学的学生拽回课堂。“一拽就来,一松就跑。”提到这个,王海军就充满了沮丧。他每次去家访,村民都是好烟好酒相待,客气得很,但一提到上学,村民又显得心不在焉。

的确,守着漫山遍野的“宝树”,读书反倒成了一件苦差事。在茶叶价格比较好的新老班章村,已经有了银行、酒吧、夜总会。很多考出去的大学生最后会选择回来。

“读了十几年的书,最后还不是种茶叶割橡胶,读书图个啥?”

什么是教育?

什么是教育?如果你问勐海的傣族人,很多人会给你描述这样一个场景:在缅寺里,每当清晨及黄昏,僧侣便领着一群小和尚,高声朗读傣文,由字母、拼音、构句,进而诵读佛经,辽远、悠长的诵经声就这样飘入寨子里。

傣族谚语说:“佛寺是学校,佛爷是老师,经书是课本,和尚是学生。”曾几何时,在这里,贯通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学校教育体系最大的“敌人”,是传统和信仰。

在傣族的传统里,家里的男童满了7岁就要削发为僧,入寺当和尚,接受寺庙教育,这个过程短则数月,长达数十年。没当过和尚的人被称为“岩百”“岩令”,即没有知识、不开化的愚人,会遭到寨子里人的鄙视,甚至讨不到媳妇。

在佛寺里,小和尚跪在蒲团上,跟着僧侣学贝叶经上的傣文,这里面不仅有经文,还包含医学、历法、文学、天文,这是傣族人的百科全书。精通贝叶经的僧侣还俗后,被尊称为“康郎”,在寨子里享有崇高的威望,像汉族里的秀才和举人。

高中生家园网 www.17qsd.com 联系QQ:80592977 邮箱:80592977@qq.com

Copyright © 2002-2011 DEDECMS. 高中家园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