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版“巴学园”:教室养小猪“全课程”长啥样?(2)
来源:高中家园网
历时3年发展,福民小学在结合本校实际的基础上,融合“全课程”教材与人教版教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副校长康黎表示,日常评价注重指标的细致化,每个孩子每一天、每一阶段在学校里的学习和生活,以数据的方式进行记录,对学生的评价更细化。家长和孩子则可以从数据分析中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改进和完善自我。
过程性评价注重积累学生的个性材料,给每一个孩子建立成长档案,纪录了在校生活和学习的诸多素材。家长通过这份档案,可以综合全面地认知孩子,配合学校做好学生的学习和指导工作。
“全课程”实践中变化最大的,是三年来的期末测评方式。研讨会当日,二年级小精灵班的孩子们表演了舞台剧《哪吒闹海》,三位“小龙王”活灵活现的表演赢了满堂彩。作为“全课程”期末评价的方式之一,老师用了两个月的时间让学生们阅读原著,学习如何记台词、角色扮演、舞台布景、台上走位等本领,在学期结束的时候,通过孩子们的演出考察其学习能力、组织能力等综合能力。
“从涵盖诵、唱、演、画的学习成果展示,到综合闯关测试,再到为闯关测试也制定详细的测试内容和评价标准。”康黎总结说,“全课程”项目在维度上突破单一笔试壁垒、在空间上突破了教室束缚、在结果呈现上突破了分数的桎梏,真正实现了兼具信度、效度、区分度的评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