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智园校服平台涉垄断:假借“红头文件”瓜分行业半数利润(2)
2017年8月10日,江西宜春市召开阳光智园平台推广会议。多位与会者向记者证实,在这次会议上,阳光智园江西分公司总监刘兵在发言时表示,“阳光智园不是某个公司的平台,而是教育部的平台”。记者就此以商家名义向刘兵求证,他表示“现在不方便多说”。
“教育部装备中心在函件中是‘供参考’,现在却是强行要求使用阳光智园平台。”江西宜春市袁州教育服装厂厂长欧阳金华对记者说。
河南、湖北的几位企业负责人也向记者反映,这个平台并不受欢迎,因为服务协议中的“霸王条款”,有企业公开站出来抵制,但一听是教育部搞的,只得与平台签了合作协议。
教育部政策法规司一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从来没有以教育部的名义下发过有关强制推广使用阳光智园平台的文件。
半年来,上述“论证会会议纪要”已在全国教育系统层层转发。据记者粗略统计,全国已有16个省区市教育部门以红头文件转发。一个由教育部有关机构倡导推广的互联网平台,到了学校、校服企业,成了教育部平台;一纸仅供参考的论证会纪要,到了省级及以下很多教育部门变成了“必须”。
据了解,截至2017年4月,全国已有300多个区县教育局、一万多所学校使用阳光智园平台。
“防范寻租妙药”疑似垄断
“搞阳光智园平台的初衷或许是好的,家长与厂家直接建立购买关系,学校不再担当中间商角色,也不再经手校服费用,听上去很不错。”河北省邯郸市教育局一位干部说,真正推广运用才发现,它并非是防范校服采购寻租的“灵丹妙药”。
南昌市教育系统一位工作人员对记者说,使用阳光智园平台,需要家长下载第三方APP,完成复杂的注册程序、信息完善,这对于生活在省城的学生家长,都未必实际,何况农村地区的广大留守儿童监护人。
“其实只是被要求下载和注册了这个APP,除此之外,学生买校服没什么变化,还是在学校里买。”吉安市一位学生家长对记者说。
江西宜春市袁州教育服装厂负责人欧阳金华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在校服选购过程中,“家长委员会”的作用体现在对校服款式的选择和进行质量监督上,至于选择哪家生产企业,最后确定用哪个款式、哪种面料,还是由学校说了算;目前校服采购都不可能撇开学校,实现与学生和家长直接对接,“打破校方作为中间商的传统采购模式”的设想,在实践中根本行不通。
多位校服企业负责人对记者说,“校服是定制商品,是学校指定商家、指定款式的销售,是群体消费、统一团购的行为。它不同于时装,其销售涉及教育主管部门、校服企业、校长、家长、学生等方面,不是适合零散、自主购买的商品。这个平台只是对校服传统销售渠道的补充,目前传统渠道还无法被颠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