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高级中学毕业证样本(2)
开办时,学生仅一百八十人,本科之外,附设师范科一班(六十人)。第一任监督(即校长)屠宽,字元博,武进人,是一位有强烈爱国心的知识分子,曾留学日本,加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筹建常州府中学堂时,特地把他从天津请回家乡主持创办时期的实际工作。凡学校创制规模、编订管理细则等,皆由他主持其事。他请来好几位思想进步的留日学生和同盟会员任教师,并常亲自向学生热情宣传孙中山的民主爱国思想,讲述当时民主主义革命家邹容、秋瑾和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事迹。同时利用供体操用的一百二十支名“快利”的五响后膛枪,组织进步学生进行军事训练。在辛亥革命过程中,常州府学堂成为本地革命势力的营垒,曾发生过轰动一时的围攻府中学堂事件。一九一三年屠元博先生调离常中,一九一八年病殁天津,终年三十九岁。次年学校建屠元博先生纪念塔于校门外南侧,当时校长童伯章先生题词,以纪念他创建学校的功绩。“十年动乱”期间遭破坏,到一九七九年纪念建校七十二周年时才于科学馆重建,幸碑石系原物,仅易底座而已。
发展
一九一二年(民国元年)三月,由于民初改清末学制五年为四年,校中原有五年级一班、四年级二班同时毕业。同年四月起附设高等实业科及简易师范班。高等实业科分农科、土木工程科、简易化学科等三科,以校中三年级为其预科;简易师范一年毕业。其后高等实业科办不到一年,因经费困难停办,选送学生二十余人赴日本留学。
一九一三年七月学校改归省办,易名为“江苏省立第五中学”。一九二九年九月,改称“江苏省立常州中学”。
一九三七年抗日战争爆发时,高中部曾迁宜兴县蜀山附近的湖泽渚,初中未迁,之后江南沦陷,学校解散,校舍先遭轰炸,后为日寇兵营和马房。一九三八年部分教职员在上海赁屋授课,称“江苏省立常州中学沪校”。一九四一年日军进驻租界,学校又宣告解散。部分教职员在沪改办“常中学塾”,补足学生该年度课业,到一九四二年结束。
一九四五年抗战胜利,十月在常州复校,当时除一座教学楼和科学馆外,校产荡然无存。至于府学堂时旧物,仅存一碑一塔一树而已。当时学生七百名只得借原址附近房屋先行开学,到一九四六年一月起师生才陆续搬进残破的原址上课。一九四九年二月底,全校共有十六个班级(高中九班,初中七班),学生一千零六十七人,教职员四十八人。当时在国民党反动派统治下,广大师生与反动势力的斗争越来越尖锐。一九四九年三月校中建立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地下组织,在解放前夕油印传播了《新民主主义论》等革命著作,参与了当时声势浩大的学生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