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更新 - 网站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高中家园网 > 大学资讯 > 正文

宜兴实验中学毕业证样本(4)

来源:高中家园网

1953年1月1日,学校由宜兴县人民政府接收为公办,改名为宜兴县第二中学。1953年上级加派原和桥镇人民政府镇长吴镇南同志来校任副校长(同年调中科院工作)。1955年又派党员副校长李祥斋同志来校工作,学校单独成立党支部。1957年李调离,上级委派原丹阳县文教局局长韩庭凯来校任党支部书记兼校长。自1955年以后,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学校规模迅速扩大。到1957年,发展到高中11个班级,初中18个班级,学生1200多人。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学校认真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各科教师以学习和运用《凯洛夫教育学》规范教学工作。1960年,学校被确定为省五年一贯制试点,认真贯彻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主,教学工作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原则,以“精讲多练加强双基”为改进各科教学的目标,逐步形成了“治学严谨,勤奋好学”的教风和学风,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同时学校重视劳动教育,积极开展勤工俭学活动,1957年办起了农场、养鸡场,1959年,又办起耐火电瓷厂,师生每周轮流劳动半天,用工厂收益建造了26间房屋,购置了大批图书,仪器和文体器材,并对全校1000多名学生免费供应课本和班级订阅报刊。勤工俭学不仅培训了学生的劳动习惯,而且对改善办学条件和师生生活起到了重要作用。当时二中的勤工俭学为宜兴县学校系统的一面旗帜。1962年江苏省宜兴农业学校停办,学校迁入农校校址(即现在校址)。

  江苏省宜兴农业学校的前身是江苏省公立宜兴中学,系旅宦士绅任凤采(凤苞)、沙彦楷、贾士毅等于1924年10月创办,校长为胡雨人。校舍初借用宜荆试院,次年冬迁至县城南门外旧校场占地90亩的新校舍。当时,校舍造型别致,结构新颖,规模宏大,设备完善居省内各县中学之首。1926年7月胡调离,校务先后由胡香泉、余其贞代理。翌年6月,学校成立全县最早的共青团支部。同年8月,学校董事会聘请史乃康(中共党员)为校长,并将学校更名为江苏省公立宜兴中山中学。同时添聘一批知名人士为教师(其中多数是共产党员)。同年9月,中共宜兴县委批准成立中共宜兴特别党支部,这是全县第一个中共学校党支部。同年11月1日,在震惊大江南北的宜兴农民秋收暴动中,由原来在宜兴中学任教的万益同志任总指挥,学校许多进步师生做了不少工作,作出了重大贡献。秋收起义后,史离校,校务由临时维持委员会主持,学校恢复原名。1928年8月,李玉彬接任校长。1930年秋,增招学制3年的初级陶工科1班。1931年秋学校改名为江苏省公立宜兴职业学校,将原有高中各年级学生分送到有关省立中学学习,增招职业技术教育班,初中普通科继续创办。1934年学校收归省办,改名为江苏省宜兴高级农业科职业学校。继李玉彬后的校长先后有黄希同、安事农、冯明昊等。

高中生家园网 www.17qsd.com 联系QQ:80592977 邮箱:80592977@qq.com

Copyright © 2002-2011 DEDECMS. 高中家园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