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第三中学毕业证样本(5)
武汉市第三中学所获荣誉
月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共青团的前身)。1928年在省立十二中读书,并在此接上组织关系,转为共产党员。1932年组织武汉左翼青年联盟,投入抗日救亡运动。10月因叛徒出卖被捕,在狱中坚持斗争,经组织营救出狱。后在上海参加学运和工运,在鲁迅先生追悼会上,他为先生扶灵。 1939年,张执一被选为党的七大代表,1941年他任新四军五师第一纵队政委。抗战胜利后,任中共上海局文化、工商统战工委书记,建国初任武汉市副市长、中南行政委员会秘书长、中南政法委员会主任,1953年创办了中南民族学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张执一任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全国政协常委、中央统战部党组书记。 1936年学制改革,省立十二中改名为“湖北省立汉阳中学”,校长为“北大”派系的项贡川(湖北汉川人)。 1938年日寇侵占武汉前夕,湖北省立汉阳中学并入湖北省联合中学,西迁宣恩,陈诚任省联合中学校长。1939年春,省联合中学800余名热血青年报名参军,抵御外辱,保卫家园,其中汉阳中学的学生即占百名之众,后来“战死沙场而成为无名英雄者,不知凡几”,这是汉阳中学的光荣。
“省阳高”时期的武汉三中抗战胜利后,1945年11月,省教育厅为救济武汉收复区失学青年,考虑到原省立汉阳中学因素,经省政府同意后,决定开办湖北省立汉阳临时中学,由省政府指派教育厅主任秘书樊
武汉市第三中学所获荣誉
树芬先生为校长。省立汉阳临时中学同年12月30日正式成立,有高中、初中共12个班,男女生合班上课。 1946年7月,省教育厅将汉阳临时中学更名为“湖北省立汉阳高级中学”,简称“省阳高”。省阳高为男校,全省招生,原汉阳临时中学的女生转入省立女子中学,但仍附设有初中部。到1949年,有初、高中共计十五个班,办学规模在当时是比较大的。 省阳高办学条件极其艰苦。没有整片的校园,校舍是两排陈旧的平房,礼堂与饭堂合用,吃用是井水。食宿、上课分散在好几个地方,雨天踏着泥泞的土路,夜里点着昏暗的煤油灯,学生宿舍里臭虫成堆,蚊子抓把。 但是“省阳高”是武汉三中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辉煌的阶段,它在老一辈人心中,在全省甚至海内外都有很高的声誉。 省阳高有明确的教育思想,这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是非常前卫的。校长樊树芬是当时湖北省教育界权威人士“十人团”的成员,1938年曾任湖北省宜昌一中校长,1942年任国立十六中校长。樊校长亲笔题写的校训“诚敬勤朴”悬挂于校门正上方,他题书的“与时俱进”、“实事求是”闪射着思想与哲理的光辉。省阳高校歌的歌词“……增进科学智能,充实建国力量,诚敬勤朴,校训皇皇,笃仪力行,自立自强。发扬民族精神,永垂万世无疆”更是充满育人的力量。 省阳高的教师多毕业于名校,治学严谨。当时开设的诸多课程中,规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