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第三中学毕业证样本(7)
来源:高中家园网
改革开放时期的武汉三中1977年9月,邓小平指出:关于教育工作的“两个估计”是不符合实际的。三中校园兴起批判“两个估计”的热潮。教师们指出,三中在十七年里贯彻了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了正确的政治方向。三中有一支德艺双馨、愿意为人民服务的教师队伍,他们保持着做贤人型教师、做学人型教师、做哲人型教师的传统。继五十年代初的名师群体之后,一支新的名师队伍又形成起来。胡鲁莎,曾任《长江日报》编辑,一手好文章,一笔好字,加上一副好嗓子,《赞歌》唱得字正腔圆;方常新,中央大学经济学高材生,艰深的数学问题讲得深入浅出;王明毅,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懂好几门外语(调离三中后任中央司法部中国法律事务中心副总审律师,担任一系列中央国家机关法律顾问和中国驻联合国裁军大使法律顾问,曾在联合国讲坛上用英语为中国妇女计划生育权利辩护);郑懋业,武汉大学优秀毕业生,能言善辩,学识广博;陈凤珍,博闻强志,历史观点新颖,经常到高校作历史讲座,学生们列队欢迎;许瑶卿,语文教得活,文章写得好,特别是艺术才能有口皆碑(后调离三中任武汉市委宣传部副处长,武汉电视台副台长,武汉杂技团副团长);谢惇,北外高材生,参加马恩全集的编译;刘昌浩,1951年武大外文系毕业,他曾同英国牛津大学教授大卫·霍克思讨论《红楼梦》的翻译,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勃顿·华森讨论《史记》、《庄子》、《汉书》、《唐诗》等十余种经典著作的翻译,两位教授分别将这些著作的英译本寄给他,可见他的国学和英语底蕴;张寿龄,新四军队伍中的老知识分子,文章雄辩,讲课极具吸引力;还有杨祥驹(后调武汉市教研室任政治科主任)、唐柔明(后调华中师范大学地理系)、苏圣佑、肖秀仕、彭瑞儒、范建国、李德川、王培灵、夏述焕、邬冬生、张一清、韩德荣……,正是有了这些“星”,三中校园才星光灿烂。一位在著名大学担任学院领导的校友回忆说,在那样艰难的年代,我们有幸遇到那样一群好老师,使我们在物质匮乏的情况下得到丰富的精神营养,并引导了我们的一生。 1978年4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邓小平同志要求提高人民教师的政治地位与社会地位,整个社会都应该尊重教师。5月,廖杏轩被宣布摘掉右派分子帽子,予以平反,这是三中解决右派问题的最后一位,这实际上是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的一项措施。因为在四清运动中,在“文革”初期,对三中教师队伍的评价是——三中教师队伍是“地富反坏右,巫尼僧盗娼”的藏污纳垢之地。10月,对部分教师进行了调资,这实际上是提高教师经济地位的一项措施。 7月,市委决定,三中为市属重点中学。为使教学秩序纳入正常轨道,8月,学校取消了红卫兵组织,管理结构也由连、排恢复到年级、班级。 1979年,上级指示三中实行党总支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改称革委会主任为校长,进一步明确三中归市教育局管理。校“革命委员会”成为过去,“文化大革命”的这一痕迹终于被雨打风吹去。体制的变化促进了质量,是年高考学生录取情况比上年好,学生雷震鸣考入北京大学。 经过“文革”重创,三中元气大损。振兴三中,再创辉煌成为三中人强烈的共同要求,在段旭初校长的带领下,从1980年起,三中又开始了艰难的启航工程。 以训成风是规范治校的当务之急,学校党总支、行政班子统一认识,提出“严、勤、礼、毅”四个字的校训,由老校长杨秀春题写在学校主干道当面的墙壁上,昭示规范。 四字校训有深刻内涵,严,严谨治学,严格要求,是以科学态度和认真精神管理好学校;勤,对干部要勤政,对教师工作要勤奋,对学生是要勤学;礼,是品德和修养的要求,是培养人文精神,建设和谐的人际关系;毅,是意志品质,是恒与韧,是拼搏与进取。 配合校训的提出,学校还落实了四项措施,这包括:加强教改、教研;加强教学环节的检查落实;建立制度,建立激励机制;开展辅优补差;建立生源基地等等。 这些努力逐渐显示出良好效果:1980年、1981年两年高考省线率逐年上升,刘志宏同学考入清华大学。1983年高中由二年制改三年制,三中没有高中毕业生,但这一年何立强在全国高中数学竞赛中获湖北赛区一等奖,武汉市物理竞赛第一名,三中并且取得市物理竞赛团体总分第一。1984年高考,何立强以总分630分获高考理科全国总分最高分,当年全国没有推荐保送生,各省市都统一使用中央试卷,评分标准一致,所以这个标高具有真正的“全国理科状元”的意义。同时三中在全面发展上也是很有成绩的,当时三中是整个汉阳唯一的体育合格学校,1982年在印度德里第九届亚运会上,三中选送到省队的学生张金玉,作为主力(指挥桨手)获四人单桨有舵手赛艇冠军,这是中国水上运动参加国际大赛的第一个冠军,同年七月他在意大利米兰第4届大学生运动会上又获1000米、2000米两项赛艇冠军。 1985年,三中被市政府授予“红旗单位”,为当年全市教育系统的唯一一所,三中明确为县处级单位,由总支升格为党委。 从1976年粉碎“四人帮”到1985年党委成立,三中党组织对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纠正冤假错案做了大量的工作:对非党知识分子的冤假错案全部进行了复查,改正了2人;对原划右派全部复查改正;“鸣放”后划为“反社会主义分子”或“坏分子”的8人,经复查全部予以改正,恢复工作4人,已死亡的给予抚恤,为两位符合条件的老师办理了离休手续。 1985年10月,高三学生林毅在全国高中数学竞赛中获湖北赛区一等奖,这通常被认为是极少数学校的专利,在三年间三中竟两次打破。林毅后被南开大学陈省身数学试验班保送录取。这届学生参加高考,余斌被北京大学数学系录取,李文敏被复旦大学数学系录取。 1986年9月,学生柳芳被发展入党,三中在学生中培养党员形成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先是80年代办起党章学习小组,后从1991年起在学生中坚持开办党校,定期举行党课。1992年学生张淑娴入党时,市教育工委在三中召开了现场会。从1992年到2004年发展速度加快,其间共发展学生党员33名。他们是张淑娴、刘维、刘欣、李昊、王云娟、周霓、余亮、金明、路曦、陈葭、白黎璠、李宇翔、罗惠利、金奇、张雪燕、邹庆、伊梦霖、李海波、朱琳瑜、林娴岚、王敏、詹纯、叶壮、韩茜、晏子律、张虎、江堃、王怿、张婷婷、汪晶、袁琳、陈莹、黄羽等。 1986年,三中毕业进入国家男子排球队的陆诚与其他队员一道,在韩国汉城第十届亚运会上夺得冠军,三中收到国家体育部门的报喜信。三中被评为市、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学校,双文明先进学校,先进党委;校团委被评为市级红旗团委。 1987年,三中被市教委、市体委命名为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这是对三中长期以来坚持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坚持素质教育的肯定。三中坚持专业训练与群体活动相结合,坚持每年两季运动会,坚持文化课学习和体育工作并重的要求,培养了许许多多既文化课成绩好,又具有体育特长的优秀人才,如李明祥、刘永东、汤建国、白文龙、张国战、张晴等等,这确实是很不容易的。同年高考,沈智红以文科604分的成绩被北京大学录取。 1988年,汪劲松同学获全国高中物理竞赛湖北赛区一等奖。1989年代铁军同学获全国高中数学竞赛湖北赛区一等奖,五年间,三中三次问鼎这国内中学数学最高奖项。89年5月,在全市中学生运动会上,三中获基层团体总分第一名,朱文忠同学以14秒3的成绩刷新男子甲组110米栏记录。 学校中的民盟、民进、民革、致公、九三等民主党派先后恢复了组织活动,党委一班人统战意识强,充分调动民主党派成员参与学校建设、参政议政的积极性。作为基层党组织,在八十年代末就对民主政治建设有这样的认识确实表现了较高的政治水平。 1990年,范建国老师被评为湖北省特级教师,这是三中的第一位省特级教师。到2001年,夏述焕、张德琼、周正、王建军先后被批准为省特级教师。 1990年8月,校学生会主席刘涛代表三中学生会、武汉市学联参加“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第二十一次代表大会”,在395名代表投票中,三中以390票当选为“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第二十一届委员单位”,选票数居第二。刘涛受到江泽民总书记的接见。 10月,三中新的办公楼落成。省阳高以后,三中校舍的变化集中于上世纪50年代初期,以后长达35年间几乎没有变化。新办公楼的建成引发了新一轮学校建设:1992年新实验楼、阶梯教学厅、音乐阶梯教室投付使用;1995年体育馆建成;1996年教工宿舍楼竣工;2000年综合教学大楼落成,学校天文观测台、形体房、藏书馆、阅览室、多功能报告厅、电子阅览室、校园广播台、60余监控点的监控室全面开放;2001年300米环形塑胶运动场、学生食堂、全部装备空调的学生公寓启用;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经改造上了新档次,装备了高档次的语音教室。现在的三中已经看不到一点点改革开放前的痕迹了,但厚重的历史积淀,优良的学校文化在新的物质条件下仍然散发着百年老校醇厚的芳香,这就是三中的灵魂,是任何一个时期的三中学子心里永远不变的眷恋。 1990年,学生王星参加全国高中物理竞赛获湖北赛区一等奖,同年武汉市高中学生数学竞赛一等奖共10名,三中学生李勇军获第一名,叶龙超获第四名。 1991年,鉴于高考的竞争是以年级为战术梯队进行的,为了加强学生的思想工作,学校决定在高一年级试行年级组制,并逐步推广到其他年级。为突出数学学科对思维品质的培养作用和对其他学科的基础、工具作用,年级组坚决推行数学每周练,提高了全校的数学成绩。 这一年,张德琼老师被评为全国教育先进工作者,学生崔劲松获湖北省少年信息竞赛第一名,全国青少年信息竞赛二等奖,学生蒋思军考入清华大学。 1992年,三中被命名为“湖北省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试点学校”,5月,学生徐红波以33.94米的成绩创女子乙组铁饼市中运会记录,三中获市中运会团体总分第二。同年高考,陈小凌获湖北省外语类总分第二名并考入北京大学,刘波、夏芳考入清华大学。 1993年8月,学生会主席金奇参加全国学联第二十一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受到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同志的接见。同年,学生范一获全国物理竞赛湖北赛区一等奖,学生刘维被清华大学录取。三中被命名为市德育先进学校。 1994年高考,三中成绩喜人。学生范一以688分成绩名列湖北省理科总分第二名(第一名是当阳县学生,该生高考语种是俄语,仅外语分数比范一的英语成绩高,而范一的其他学科考分又较之胜出)、武汉市理科第一名,李永茂以681分成绩列武汉市理科第四名。范一、周志强考入清华大学,李亮考入北京大学,三中高考录取省线率在全市名列前茅,高考分数超清华录取线的同学达十余人。 同年暑假,钱程等4位同学在北京不惧强暴勇斗结伙盗窃行凶的歹徒,英勇负伤,受到北京市综治委表彰。 这一年,三中被评为武汉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 1995年5月,三中通过市级综合办学水平督导评估,被确定为对外开放学校。8月,第六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在武汉召开,女子排球赛场安排在我校。在市中运会上,学生张晴以16分19秒5的成绩创女子乙组3000米竞走记录,以16秒1的成绩创女子乙组100米栏记录。秋季,学生程铭保送清华大学。 1996年3月,三中通过省、市“普九达标”检查,不久再次评为市级文明单位。同年11月,国家督学朱定昌率队来三中检查工作。 1997届高三年级只有4个班,其德育工作很有成效。这个年级的德育工作有抓手,评价朴实具体,学生基本实现自主管理。他们还远赴洪湖瞿家湾建立了德育基地。毕业时,4个班全部被汉阳区和学校评为先进集体。在当年的高考中,在面上学校重点本科率较上年有所下降的情况下,其重本率反而上升,上省线160人(在籍生),其中大部分是重点本科。这一成绩受到武汉市教研室的肯定。 自1994年以来,三中的高考考点工作,连续获得省市嘉奖,历年被评为“六好考点”、“十佳考点”、“规范化考点”、“优秀考点”。1997年7月,武汉三中的高考考点工作,代表全省考点,接受国家教委的检查,得到了很好的评价。 1998年,鉴于年级组制对于学科教研组建设,对于培养教师队伍新生力量有不足之处,学校决定推行年级组与教研组并存制,并将党支部建立在教研组上。年级组前沿办公,紧贴学生,班主任老师在年级组和教研组都有办公处,并合理分配时间,这项措施后来得到省督导室领导的充分肯定。 加强教研组建设是为了解决“名师”和“未来名师”问题,但在信息化迅猛发展,教育资源空前丰富的时代,“名师”、“大楼”和“特色”对一所名校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到1998年,省内各地区一些重点学校,市内各兄弟重点中学都先后完成了学校硬件建设,各校环境得到很大改观,三中感到明显落后了。1998年5月,三中党委作出了一个积极影响三中生存和发展的决定:举债,全面改造三中。可以说,没有这个决定,就不会有创建省示范的成功,不会有三中教育质量的持续提高,不会有三中招生的好形势。这个决定的产生经历曲折,它应该载入三中的史册。 根据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初、高中分离,以利于高中集中精力办学”的意见,8月,三中初中部分作为独立办学主体分离出去,组建了“武汉市第三初级中学”,又名“武汉三中初中部”,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杨吉方任校长。作为过渡1998年9月至1999年7月先在三中本部办学,4个班,193人。99年迁至原市37中校址。经过三年艰苦奋斗,办学显示出非常好的成效。三初中从2001年到2004年连续三年中考省级重点中学升学率名列全市第一,学生李思思2004年中考为武汉市中心城区总分第一名,为三中的发展和全区教育面貌的改变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1998年,武汉人民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战胜了特大洪水灾害,三中教职员工以特别能战斗的精神状态参加抗洪斗争,在高位洪水的威胁面前,在雷雨交加的雷击区,三中教职员工经受了生与死的考验,并被区政府评为抗洪先进单位。 1999年,三中在探索开放办学上走出了一步。为了辐射到新兴的武汉经济开发区,5月与经济开发区签订联合办学协议,派出副校长何兴楚兼任开发区二中校长。同时三中与美国匹兹堡市斯威克利学校结成友好学校。斯校校长首先来三中考察,9月,三中师生10人迈出国门到该校学习交流。师生们对美国的社会、学生的校园生活以及中美教育的差异有了初步了解。到2004年,两校师生共实现4次互访,并建立了经常的通讯联系。 1999年高考,以本科率为目标,三中的理科名列全市第十,文科全市第七,外语类第四,李晶同学以666分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高二学生梁定梁以569分成绩考入华中理工大学少年班。 2000年4月,三中新的综合教学楼落成,七层,9003平米。大楼是在汉商集团全力支持下建成的,从论证、设计、施工、监理,张宪华、麻建雄两位校友倾注了大量心血。大楼内各教室的监视系统(作为国家考试必备)、网络系统、音像系统一次到位,且三中是全市第一所所有教室、办公室、学生寝室都装备空调的学校。欧式建筑风格,先进的设施,使三中一跃进入全市办学硬件一流的学校行列。5月,三中挂牌成为“综合办学水平市级示范学校”。同时还被汉阳区命名为“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为了突现办学特色,学校提出践行“主体性教育思想”,即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学校的教育就是要使学生自主地、全面地、生动活泼地发展。7月,三中成为全市第一家高考“清凉考场”,当时分管教育的副市长辜胜阻在视察三中时兴奋地说:“在这样的环境下能多考出10分!” 8月,高考揭晓,三中的重点本科率达50%,本科率81%,位居全市第五。秦姗姗同学物理考出满分(150分)。秦姗姗、李昊被清华大学录取,李健考取北京大学。 在这一年,由校友彭奇玉联系,香港国际智慧工程学会发起“科技中华行动”,向我校捐赠计算机50台。 为了使旧有的操场扩建为300米环形塑胶运动场,2001年6月,学校拆除了旧礼堂。这座礼堂是1946年省阳高时期所建,大门上方的“礼堂”两字为樊树芬先生所书,礼堂及礼堂边的一眼老井,是武汉三中几十年风雨的见证,它们深深留在一代代三中学子的情思之中。谈到礼堂,还要感谢原武汉市副市长高顺龄先生,一度礼堂被校外单位占用,高市长多次督促归还,才使得礼堂最后能“香殒”在三中的怀抱中。 塑胶运动场竣工后,三中为创建省级示范学校而进行的硬件改造工程便基本完成。一座设施齐全、环境幽雅的现代化中学耸立在三槐岭上。 2001年8月,三中在金口解放军军械士官学校建立了校外德育基地。作为一项社会实践活动,每年秋季入学的新生都要到军营参加军训。学生吃住在部队,与战士们朝夕相处,这对学生学习革命传统,提高纪律性,磨练艰苦奋斗作风都有很大的作用。 这一年高考,三中的重点本科率为52%,本科率为83.8%,本科上线339人,卢望彬同学考入北京大学。卢望彬是一位没进过“重点班”,没参加过“培优”的学生,这样的结果确有些值得人思考的东西。 2002年初,三中开始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开发首先要注意发掘三中的传统文化,发挥学校的育人特色。三中有着诗歌教育、体育教育的传统,五、六十年代的体操竞技名振三镇,从五十年代初三中学生中就有了众多的诗社,小诗人们向往着“集体农庄+电气化+诗歌”的浪漫生活。改革开放后,汉阳地区的汽车城建设改造了人们的生活空间,“人·车·生活”成为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一种高雅气质。所以三中首先推出了《诗朗诵艺术》、《形体》、《现代人与汽车》、《三个代表进课堂》等。《形体》课很受学生欢迎,后来发展为《高中女子形体训练和健美操》,成为一项省级课改成果(省一等奖)。《高中女子形体训练和健美操》是迄今省内唯一针对高中女生的专业校本体育教材,体现了城市重点中学的校园文化,注意到人的文化品味与教养要求,对学生优良气质的培养与完善有很好作用。在《诗朗诵艺术》后又完成了《与高中生谈诗创作》,此课程厚今薄古,谈的是新诗创作。从朗诵到创作,是由欣赏美到创造美,是发扬了三中的诗教传统。2002年4月10日,著名诗人曾卓逝世,4月16日,诗人们、作家们、政要们在鲜花和诗歌中追思这位品格高洁的“老水手”。作家董宏猷、周翼南等朗诵了曾老的《老水手之歌》,钢琴家黄怀郎运指,歌唱家赵莉莉唱起了曾老的佳作《悬崖边的树》,而唯一的一位中学生,武汉三中的黄晶晶朗诵起诗人的代表作《海的梦》——“我要当一名勇敢的水手,去征服很大很大的海洋……”,黄晶晶的朗诵深深撼动了在座的一位香港《文汇报》的女记者。到2004年,三中的校本课程开发又有了很大进展,《诗词鉴赏的写作》、《如何进行研究性阅读》、《创新作文训练序列(高中)》等二十多种课程陆续被开发,对全校的课程改革起到了推动作用。 2002年秋,一位语言、听力严重障碍的学生刘轶被我校录取。刘轶幼时因服药失语失聪,这种学生即使在一般高中学习都有困难,在教学要求高,教学过程快的重点中学更是难上加难,一般情况是只能录入特殊教育学校。三中作为一所人文底蕴厚重的学校,应该突出办学的人本思想,应该尽力帮助困难者像正常人那样享受正常的学习和社会生活,像正常人那样有尊严,有自信,而不是看着他们孤独地到另一种环境中去。(2003年4月25日,上海电视台《目击者》栏目以《神奇少女》为题讲述了刘轶的故事)。三中录取刘轶的意义在于宣示教育的人本性,宣示三中的人文精神。其实三中一直在这么做,1996年录取了患重症肌无力的黄亮,黄亮自强不息,1999年高考以文科580余分的优异成绩考入武汉大学外语学院,并获得王世杰奖学金。2003年以423分(第一名)的成绩考上武大国际关系学院研究生,现正在攻博。2001年三中录取了另一名重症肌无力患者刘昕,她行动靠人背,2004年她以顽强意志考入中国地质大学财会专业。 9月,汉阳区委、政府召开首届“三名(名校长、名教师、名学校)工程命名大会”,三中被命名为汉阳区名学校,校长杨吉方被命名为汉阳区名校长。范建国、夏述焕、张德琼、周正、王建军、肖少斌等六名教师被命名为汉阳区名教师。至此,在全校130余名任课教师中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市第二届十大名师1人,省特级教师5人,市管专家8人,市、区学科带头人22人,市区优秀青年教师25人,研究生26人,高级教师72人。 三中教师队伍不仅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而且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作为集体课题,1993年至2003年10年间,共完成全国、省、市重点科研课题七项,它们是: 《班级教育工作合力的研究》(1993)武汉市教育学会一等奖,市第二届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市场经济条件下高中学生人生价值观取向的调查与思考》(1994)获武汉市第二届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刊载于全国《思想政治课教学杂志》。 《高中学生人生价值观的教育研究》(1996,与市一中、省实验共同承担的八·五国家教委重点课题)成果达到国内同类研究的先进水平。 《引导学生构筑新世纪人生价值观》(1996)评为全国教育科研优秀论文,收入全国教育科学“八·五”规划国家教育重点研究课题优秀科研成果集,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评为中国教育学会东方杯全国三等奖。 《运用高新技术手段对学生进行“三观”教育的思考》(2000年,与市一中、省实验共同承担),收入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国家教委重点研究课题论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提高中学德育实效性的基本对策研究》(2000年,与市教科所、市一中、省实验共同承担)获武汉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成果达到国内研究先进水平”。 《开发校本课程,提高德育针对性、实效性》(2003,全国“十·五”重点课题的分课题)武汉市教科院院报全文刊登,参加全国学术讨论会。 就个人教科研成果而言,从2001年起,全校教师的国家、省、市级专业刊物上发表的论文达220余篇,其中国家级刊物(全国性学会)上24篇。 省政府教育督导室的领导来三中进行督导评估 2002年高考,三中重本率达40.4%,本科率73%,省线率95%,升学率100%,李晗同学以672分成绩考入北京大学。 2002年9月,湖北省政府教育督导室曾庆洪、纪登训、史绍典等同志来三中进行省级办学水平综合督导评估,终以93.28分通过了复评。2003年2月21日,湖北省政府督导室[2003]1号文件批准三中为“省级示范学校”并正式挂牌。这是三中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是三中历史性的大事件!从1912年至1953年,三中均为省直管中学,特别是省阳高时期,学生遍布全省各地,成绩显赫,名振一时,只是在以后的一段历史时期,随着汉阳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弱变,三中游离了这个层面,但有志气的三中人无时不在争气。他们不仅追念,更是奋争,一定要回归历史的辉煌,这一天终于来到了! 2003年中考报名传来了令人兴奋的消息:以往汉阳地区的考生向外区填报,外流者多。一直以来,三中的高中入学划线排名多在全市12、13的低位徘徊,与前位学校入学分的净差值也很大。如2000年中考,三中入学线排全市第13位,与第12位相差10分。但2003年中考三中录取划线分前进到全市第8,而且由外区流入的考生首次超过本区外流的考生,实现了“逆差”变“顺差”! 2003年高考,又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全省600分以上只900余人,三中有12名;詹纯、赵爽、瞿清明、陈旭等4人考入清华、北大,丁璇、詹纯分别以596分、654分的成绩获得武汉市文、理科第8名;从招生入口看出口,重点本科、本科率都跃居全市同类学校第三名。 崛起的三中在思考扩大办学规模。2004年2月,三中将原十里铺中学并入并更名为“武汉三中分校”,派出副校长顿源诚任分校校长,在汉阳西大门扩大了办学影响。3月,三中向市教育局申办国有民营的四新分校,作为与武汉新区建设相配合的一种扩张措施。通过审查,市局批准成立“武汉三中四新分校”。连同1998年组建的“武汉市三初中”,一个置根于勃勃发展的汉阳地区的教育集团初步形成了。 2004年高考,三中再创佳绩:600分以上86人,居全市第六;晏子律以683分成绩考入清华。王皎、汪昕考入北大。重本率居全市第八,本科率为98.3%,居全市第三,其中文科本科率为98.28%,居全市第一,高考升学整体实力进一步增强! 一百年来,三中屡经社会变迁,几遭政治风雨,但她没有被岁月淹没,没有被历史淘汰,她依然光彩四射。这是为什么?这当然与她的文化渊源有关。汉阳拥汉水,抱长江,坐守荆沙川沔门户,三中所在地的棉花街、河泊所,曾记录过当年与川陕、湘鄂西商贸的繁华。荆楚文化、知音文化以及归元禅宗文化都汇聚于此,自然形成了厚重的“重教尚读”的文化传统与社会风尚。但是,最主要的,还是三中在百年的求生存、求发展的奋斗中,形成了自己的优良传统与学校精神。 ——艰苦奋斗传统。三中多寒门子弟,生活朴实节俭,有劳动本色。长期以来办学条件简陋,环境的改善多为自己动手。校园苦读风气浓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觉性很高。 ——素质教育传统。三中教师讲课多有文化韵味,不少教师多才多艺。对学生充分容纳个性,注意培养独立人格和活跃的性格。课外活动丰富多彩,有特色。 ——教书育人传统。三中在不同时期都能形成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三中教师有做学人型教师、做贤人型教师、做哲人型教师的传统,与学生平等交流,对学生宽容但不放纵,诲人不倦。 ——造福桑梓的传统。历史上汉阳地域广阔,影响远及川汉沔。群众中有的上下几代,有的兄弟姊妹数人,有的夫妻子女,皆为三中的学生,三中为汉阳子弟提供亲情服务。任何一所基础教育的学校都应扎根于本地区百姓的情感之中,学校的力量在于此。 三中的精神,是在三中的传统、三中的校园文化以及由此积淀出的优良校风、学风的土壤上培育出来的。它成为三中人的精神特征和行动动力。三中的精神表现为: ——追求光明、献身祖国的精神。从殷崇周、张执一,从省阳高的学生运动、进步学生投奔解放区,从抗美援朝、援越抗美,从服从国家需要放弃个人理想,从踊跃上山下乡、投身边疆建设……都充分体现了这种精神。 ——自强不息的精神。身有残疾自强不息,身处逆境自强不息,遭受挫折甚至打击仍自强不息,正如青年作家徐世立所说:人可以被放逐,但历史名校及她一脉相承的治学育人传统和精神是不会被放逐的,因为它根植在人心的深处。 ——以人为本的精神。人本精神是教育的核心精神,三中的教育所以具有良效,就是把这种精神发扬到极致。在这种精神的作用下,线下生龚政上了上海交大,线下生梁定梁进了华科大少年班,线下生郑晓蕾成了汉阳文科状元,中考成绩不起眼的何立强夺取了高考理科全国总分第一名。三中的精神是塑造人、发展人、提高人。 ——与时俱进的精神。从“诚敬勤朴”到“严勤礼毅”,从“严勤礼毅”到“励志、树人、发展、创新”,理念不断更新,制度不断创新,教育方法不断推陈出新。与时俱进的精神永远指引着三中人开拓进取,不断开创美好的未来。 三中的传统与精神,是三中的力量所在,价值所在,是百年老校永远年青的底力。 历历晴川越百年,萋萋芳草碧连天!三中人锐意进取,勇求发展,决心进一步发扬百年老校优良传统,弘扬三中的文化与精神,朝着省级五十强名校,进而朝着全国一千所示范高中,奋斗,再奋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