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证样本(8)
严谨治学的师资队伍平添办学活力
教师是人才培养的主体,对于一所行业高校来说,为企业培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合格人才的关键,在于拥有一支治学严谨、基础扎实、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基于这样一种认识,学校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依托已形成的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办学体制,坚持"培养骨干,优化结构,双师兼备,专兼结合"的原则,把原有教学系(部)与专业所(中心)整合在一起,实现了系所合一、优势互补。教师与工程技术人员互相交融 ,共同承担生产、科研与教育培训任务,交流教学和生产技术经验,有效地改变了原有师资队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真正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形成了一支既有较高理论水平,又有丰富的现场实践经验的过硬的教师队伍。这样的师资队伍,既满足学校培养"技术应用性强"的高工专特色人才的需要,也促进了学校整体科研水平的提高。
同时,学校还坚持培养与引进相结合,加快专业技术、行政管理、职业经理人三支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了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激励机制,完善了绩效考核和动态管理。一是进一步完善了学科带头人、技术骨干选拔办法,加大了高层次成果、论文的权重,引导、鼓励教学科研人员在多出成果、出高水平成果的同时多出、快出人才。二是进一步完善了行政管理与专业技术职务两条线建设制度,落实了专业技术职务的责任、义务和待遇,鼓励教学科研人员岗位成才。三是建立了主讲教师聘用办法,按照成果、论文、工作业绩、工作质量、工作态度、群众公认等条件评聘,职务与岗位、收入挂钩,形成了动态管理、公平竞争的评聘机制。四是制定了职业经理人培养考核制度,完善了产业公司经理年薪制、财务委派制等办法,鼓励职工学习现代经营管理知识,到产业公司锻炼,在发展产业的同时促进学校自己的职业经理人成长。
特殊人才深受市场青睐
学校现有两个教育部批准的"小范围、大幅度"国家教改试点专业(电厂热能动力工程、发电厂及电力系统)。学校以这两个国家教改试点专业为龙头,以产学研一体化办学环境为依托,按照"厚基础,宽适应,强能力,高素质"的专业建设思路和市场经济对应用型人才知识能力结构和综合素质的要求,遵循"传授知识,训练能力,培养素质"的工程型人才培养规律,制定了各专业产学研紧密结合人才培养方案,重新构建了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优化了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更新了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学校充分发挥产学研紧密结合办学所特有的工程性、生产性教学环境优势,调整课程结构与教学内容,突出实践教学环节,设计了实践"硬"线,规定实践教学周数必须达到全部教学活动周数的1/3以上,工程实践性教学环节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并自成体系。学校采取分散与集中有机结合,校内与校外有机结合,产、学、研有机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企业管理和工程环境下参与电厂技术监督、生产调试及电力新产品研制开发,接受规范的实践技能训练,确保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三学年不断线。在教学中,教师也及时将生产现场应用的最新技术纳入课堂传授给学生,有些课程直接放到生产现场,实现了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毕业设计结合生产、科研、调试等实际工作进行,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调动了学生的能动性、参与性及强烈的求知欲;这样,既拉近了专业理论教学与生产现场的距离,又极大的增强了学生分析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形成了特色显明的高等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培养出的毕业生,都能较快地适应工作环境,适应专业工作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