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农校毕业证样本(2)
开展校村协作。从1984年开始学校与沙县凤岗镇西山村协作至今,为西山村提供技术服务,促进西山村经济快速发展,2007年该村人均纯收入达7511元,西山村先后获得省级“文明村”、省级“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三明日报》曾以《西山村农民的财神》为题报道了三明农校教师支农的先进事迹。
开展校乡协作。2001年开始,学校与沙县郑湖乡、沙县凤岗镇结成校乡协作对子。通过校乡协作,教学与生产相结合,农民增加了收入,学校的教师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双赢的良好效果。
开展挂村活动。2003年,学校挂钩帮扶边远贫困村沙县郑湖乡庆洋村,学校派出教师入村开展帮扶工作,较快地改变了该村的面貌,学校被三明市评为“扶贫奔小康先进工作队”。2004年学校选派一位“双师型”教师到尤溪县梅仙镇坪寨村担任党支部第一书记,三年来使该村甩掉社会治安重点整治村和计划生育落后村的帽子。我校还为该村协调扶贫资金30余万元为村民办实事。2007年我校又选派一名农艺师到尤溪县管前镇东坑村担任党支部第一书记,为创新农村工作机制注入新的活力。
开展援疆活动。为响应上级支持西部大开发的号召,学校选派了一名教师到新疆昌吉州昌吉市作为福建智力援疆专家组成员,并担任专家组副组长,进行食用菌栽培技术的推广和培训及基地建设工作,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重视技能培养,不断探索教育教学改革新途径
三明农校积极实践“稳定中专,向两头延伸,将工作重心下沉”的办学思路。一是开展多层次办学。中专专业设置有特色、有成效,由过去的三个专业增加到现在的二十四个专业;积极联办大专层次的学历教育,走联合办学的新路子;加强校企联系,实现“订单培养”、“顶岗实习”,不断完善工学结合、校企联合办学的新培养模式。二是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学校十分重视岗位能力的培养,注重实践教学,推行模块式教学,试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建立严格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三是加强学生的实践锻炼和加大实验实训基地投入。几年来学校投入资金近千万元,建设实验实训基地和添置实验设备。四是产学研相结合,夯实学校发展之路。学校让专业课教师到企事业或生产服务一线进行实践,开展技术服务,开展产学研相结合活动,提高了教师的实践技能。教学课堂与生产实际相联系,达到了教学和生产的双赢。五是实行多证制。学校建立了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要求不同专业的学生,在完成本专业学业前提下,进行多证书培训,毕业生取得“双证”率达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