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毕业证样本(2)
学院的师资力量雄厚。全院共有243名教师,其中教授55名,副教授102名,讲师77名。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16人,占教师总数的48%。行政工作人员共37人。在教师中,申丹教授是全国外国语言文学专业唯一的长江特聘教授;季羡林、胡壮麟、刘安武教授是北京大学文科资深教授;谢秩荣是北京大学卡布斯苏丹阿拉伯研究讲席教授。教师队伍高度地多元化,有一批从世界各地的名校学成归国的博士。
学院拥有先进的同声传译教室;卫星电视接收系统能够接收16个语种的25套电视节目。北京大学图书馆外国语学院分馆拥有21个语种的21万余册藏书,其中外文图书约165000册,中文图书约28000册;外文报刊315种,中文报刊133种。为了保存该院教师和院友的科研成果和充实馆藏,外国语学院图书分馆建立了“院友著作文库”,已收藏有专著、译著、论文集等2207册。音像室收集了近20个语种共7000多盘录音带、录像带和光盘以及学院举行的各类学术讲座、报告和会议的视频资料。
历史沿革校园景色恭亲王奕等人在给清政府的奏折上阐明了建立京师同文馆的意图:“欲悉各国情景,必先谙其言语文字,方不受人欺蒙”。在国门被迫打开的时代,清政府应对当时国际形势的措施除了兴船政,就是办学校。而京师同文馆正是清政府兴办的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大学。
同文馆
京师同文馆建馆之后,相继开设了英文馆(1862)、法文馆(1863)、俄文馆(1863)、德文馆(1871)、东文(日文)馆(1897)。由于清政府中的有识之士认识到了科学的重要性,从1867年开始,又增设了天文、算学、格致(即物理、化学)、医学等馆。此外,同文馆还开设万国公法课程,教授国际法。这样同文馆共开设三类课程:外语、科学、法律;在当时的条件下,这些科目或许被视为中国在国际化时代强国的最重要工具。在同文馆的110名教师中,有27名外国人,且大部分都是外语教师。这也开创了中国大学聘请外语专家的历史。
京师大学堂
1898年,北京大学的直接前身京师大学堂成立。成立伊始,京师大学堂即开设英、法、德、俄、日5个语种的课程。1900年,京师大学堂暂时停办。1902年,京师大学堂复学,并随即合并了京师同文馆,次年更名为译学馆。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的两个最早的前身从此融为一体。
1919年,北京大学废门改系,组建13个系,其中外国文学系有3个,即英国文学系、法国文学系、德国文学系。1920年,俄国文学系成立,使外国文学系在全校的18个系中占4个。在当时的学科结构中,外国文学系占有较大的比重,说明外国文学学科在北大具有重要的地位。1924年,北京大学决定“添设东方文学系”,但所谓“东方文学系”其实只有日文专业,由周作人担任系主任。俄文系后来被取消,1931年成立的外国语文学系由英、法、德、日四个语种组成。西南联大期间,也一直保持了外国语文学系的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