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室装监控分析表情?别把孩子们发呆的时间
近期,浙江省杭州第十一中学的教室里安装了一套名为“智慧课堂行为管理系统”的设备,通过摄像头抓取,可以识别、收集学生的表情和动作,在后台进行一系列大数据分析,比如课堂实时考勤数据、课堂专注度偏离分析、课堂行为记录等。该报道一出,立马引发了众人热议,当然,总体上批评大于赞成。
先说说我的态度,虽然打心底里不愿意接受,更不支持学校引进这套系统,但是在现实层面,我觉得这是不可避免的趋势。很多年以前,我读过一本书叫作《咖啡机里的间谍》,讨论的就是信息社会中的隐私泄露问题。前些年,大数据的概念在短时间内迅速流传开来,大数据+人工智能几乎成为创业圈最热门的项目领域。但反过来想,大数据不就是让个人把隐私交给大公司吗?在这个看似正面的流行概念背后,其实就是我们隐私泄露的现实。
大数据的隐私问题说得已经很多了,此处自然没必要赘述。不过,在课堂上用视频识别的办法来收集学生行为数据,还是很令人忧虑。倒不是担心孩子的隐私泄露,在“天眼”遍布的大街小巷,不论大人小孩,早已没有可躲藏之处。甚至在一些酒店宾馆,都频频出现视频拍摄的问题。我真正担心的是,这一套系统过度强化了监控,而把孩子们发呆的时间给挤占了。
曾经看过一个案例,一个两岁的女娃总是会不自觉地发呆,频率超出了一般标准。但医生诊断结果并没有什么生理性疾病,只是提出了一种可能,即孩子受到家人的关注太多,导致无法获得喘息,所以就“进化”出了这种方式来屏蔽外界关注。的确,因为专门照顾孩子的人很多,所以孩子几乎无时无刻不在大人的目光之下。尽管这样的目光是温柔的,但却是监控的。
从成长的角度来看,自由与监控常常是对立的。例如带孩子去玩,选择的应该是一个安全的场所,在此前提下,任其奔跑发挥即可,而不是带他去一个不够安全的地方,同时时时刻刻紧盯着。类似地,在中学课堂上,试图用视频监控采集数据来优化课堂,可能是走错了方向。或者说,即使得到了一些看起来有模有样的数据,但是却失去了很多宝贵的东西。
在进入监控时代之前,我们都是在课堂上开小差过来的。开小差本身并没有什么直接的好处,但它的作用在于,在应试教育的宏观压力下,学生通过开小差来多频次地释放自己的压力,从而可以更好地适应宏观上的压力。但是,假如实时监控构成了一个极为密布的监控网络,那么学生就丧失了这种小规模排泄压力情绪的机会,最终的局面可能是看起来一个班都是好学生,但最后压力累积到一定程度会导致瞬间崩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