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县第一中学毕业证样本
芜湖县第一中学毕业证样本、高中成绩单、学校简介
芜湖县第一中学芜湖县第一中学是安徽省示范高中,学校前身系1906年创办的宁国府中学堂。一百多年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人才,空军中将徐承栋、陆军少将汪一新、陆军大校章长根、中国人民大学著名教授江春泽、著名作家鲁彦周、著名画家郑伊农等一批知名人士是学校学子中的佼佼者,芜湖县一中已经走过一个世纪的风风雨雨,在它第二个世纪的伊始,芜湖县第一中学抓住机遇,进行跨越式的发展。
历史沿革初创
(一九二零年——一九三六年)
本世纪初叶,在五四运动的高潮中,新文化运动兴起,影响所及,各地纷纷开设学校。一九二零年八月,宣城地方热心办学人士,呈请当时省教育厅批准,在宣城小东门奉公街前清游击公署创办宣城蚕桑学校。一九二二年宣城蚕桑学校改为安徽农业学校,同年底又改为安徽宁国府六邑(宣城、南陵、泾县、旌德、宁国、太平)公立初级中学。初创期间,全校师生员工不满百人。校长先后计有周芷贞、吴荣生及茆鲁荪。
芜湖县第一中学三十年代末,宣城城内曾设有女子初中一所,校址在县夫子庙,仅有三个班级,学生近九十人。由张伯熙、张益清先后任该校校长。因经费拮据,学生人数过少,于一九三六年夏,与宁属六邑公立初级中学合并,改名为宁属六县联立中学。联中校址在女中旧址夫子庙,并稍加修葺。首任校长为旌德人江康世。宁属联中当时有三个年级,六个班,男女生分班教学,学生人数近200人,教师员工约20人,校舍系旧房改修,教室、宿舍阴暗潮湿,学生活动场地狭小,无图书仪器,教学用具及体育器材只寥寥数件。
迁校始末
(一九三七年——一九四九年)
一九三七年,抗日战争爆发。宁属联立中学第二学期开学后不久,宣城即遭日机轰炸,学校无法上课。校长江康世因系旌德人,乃决定把学校迁往旌德江村。是年十月底,学校开始搬迁。学校迁抵江村后,临时借用江氏宗祠分祠及江村小学为校舍。次年春,开学上课,原有部分师生亦陆续来校。
不久,宣城及邻近各县相继沦陷,大批青年学生流亡泾县、旌德及徽州地区。于是有大批失学青年来江村入学学习,因此联中学生人数增多。到一九三九春,联中增设高中三个班,成为完全中学。初中则增加到十三个班,高初中学生共有800多人。一九四○年以后,泾县、宁国、南陵、宣城各县相继开办初中,因此宁属联中初中部学生人数骤减,但高中班级却有所增加。一九四三年高中为七个班,初中只有六个班,学生人数为550余人。一九四四年高中为七个班,初中减为五个班,学生人数只有470余人。到抗日战争胜利前夕的一九四五年春,高中则减为五个班,初中只有三个班,学生人数不过320余人。当时宁属联中的教职员工除一部分系迁校之际来江村外,大部分教职员工均系就地聘用,其中绝大多数是旌德人。以后外地教师纷纷离去。该校教工工资微薄,每月所得,除交伙食外所余无几,无法赡养家庭,生活甚为清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