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行业发展迅猛 公众如何走出被欺骗阴影
漫画:徐简
沸沸扬扬的“罗尔救女”事件至今风波未息。从煽情并获得巨量转发、赞赏的“救女文”,到“三套房子”“医保充分报销”的质疑,事件的迅速反转,颠覆了公众的认知。因为罗尔在求助过程中没有公开自己的真实经济状况,让很多人感到道德底线被突破。其随后的公开辩解,又引发了个人求助正当性的激烈讨论。在《慈善法》实施三个月的背景下,围绕“罗尔救女”的讨论无疑很有价值。事件可以平息,但讨论不能被遗忘,期待“罗尔救女”事件推动全社会探索出一条合理、合法的个人求助模式。
如果对公益行业有较长时间关注的话,可以发现“罗尔事件”并不是个案,也并非其他案例不够有影响力,但是在群体性健忘的时代,类似案例早被埋在了记忆的角落里。
上世纪90年代就发生过一起震动全国、影响到海内外的“杨晓霞事件”。社会各界救助患罕见疑难病症的山东农家少女杨晓霞,不到一个月,捐款高达87万余元,是当时个人所获得的最大一笔捐助。
本来一切都进展得很好,但随后杨晓霞的家人提出:春耕快开始了,想从捐款中支出点钱购买种子、化肥。消息立即引起社会的广泛议论。有的捐款人表示,如果不能得到妥善管理和使用,那就要把自己捐的钱收回去。人们担心,巨额善款没有规范的管理使用机制,仅靠使用者个人道德难以保证善管、善用。
后来,杨晓霞及其监护人、杨晓霞家乡政府代表和医院代表,三方共同签订了《杨晓霞救治金管理使用协议书》,随后又组成“杨晓霞救治金管理委员会”,并聘请了两名法律顾问和一名审计师。“管委会”在详细规划了资金使用方式后,发现还结余45万元善款。一时间,“45万元剩余捐款如何善终”“我们能用杨晓霞剩下的钱吗”“反思爱心捐款”等关注与探讨的文章议论纷纷。当时极有影响力的央视《实话实说》栏目专门组织了一场“捐款结余怎么办”的讨论。最后,杨晓霞将45万元剩余捐款转赠宋庆龄基金会,设立“少年儿童疑难病症科研奖励基金”,事件才算画上了句号。
尽管此事影响巨大,但无数同类事件依然照常,2014年还有一起影响巨大的“杨六斤事件”。广西卫视公益节目《第一书记》扶贫活动报道了杨六斤的故事。报道说,杨六斤6岁时父亲去世,母亲带着弟弟改嫁,在爷爷奶奶去世后,他就住在亲戚提供的空房子里,独自生活。每年只能从堂哥那里领500元生活费,常吃野菜充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