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扫盲工具到文化桥梁 汉语拼音60年
拼音打字、查阅字典、学普通话……今天,汉语拼音已经融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以至于常忽视它并非古已有之,而是中国语文现代化的产物,是几代人智慧的结晶。
5月10日,《汉语拼音方案》颁布60周年纪念座谈会在京举行,来自教育、科研、文化等各界代表100余人,共同研讨汉语拼音研制、推广和应用的历史经验与时代价值。
1.从口耳相传到科学方案
为什么要研制并颁布《汉语拼音方案》?据时任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主任吴玉章之孙吴本渊回忆:“其实当初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用一个好方法来扫除文盲。”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文盲率达80%,党中央为了能迅速改变落后面貌,特别重视扫盲和文化普及,开展了汉字简化、推广普通话和制定推行汉语拼音方案三大任务。
当时,我国传统采用的直音法和反切法,在给汉字注音时表现出很明显的弊端。“直音要用同音字,而有的音节没有同音字,如‘耍、酿、馁’;有的音节虽有同音字可是很生僻,注了音等于没注,如‘衄’的同音字有‘恧、朒’。反切是用两个汉字拼出一个音节来注音,如‘一,於悉切’,很难掌握。”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苏培成告诉记者,“学习普通话不能用汉字注音,因为那样学习的人按方言语音来读,就无法学会普通话。”
古代的不行,外国人设计的又如何呢?明末清初以来,外国人为传教和学汉语而设计的注音方式有利玛窦的拉丁字母式、英国人的威妥玛式拼音、美国人肯尼迪设计的耶鲁拼音等。“这些拼音方案都是为外国人服务的,既没有统一的语音标准,也不追求与汉语汉字读音对应的准确性。”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常务理事袁钟瑞表示,我们需要创制中国人自己的、更加科学准确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