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审核”制:真的是选拔博士的新方向吗
最近,本科毕业于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的周启明,没有经过专业统考,而是凭借个人陈述、本科成绩单、过往科研经历、专家推荐信等书面材料,以及学院面试考核,即被清华大学录取。一直以来,我国高校的博士研究生招生大多采用“初试外语+2门笔试+面试”的选拔模式,但多年来以笔试为主、过于看重外语的招考模式引来考生和导师的质疑。那么,“申请-审核”制能否让学术更学术?是否适合大范围推广?
不唯“指标”有利选拔优才
“申请-审核”制无疑符合教育发展的趋势,但也切忌唯“申请-审核”制,更不能将这一制度僵化运用,否则就变相成为另外一种应试选拔。
“申请-审核”制招生通过学生自己申请,报考学院审核后,决定是否录取考生,有别于长期以来的选拔模式,淡化了考试尤其是笔试的成分。2013年,针对博士生招生中出现的问题,教育主管部门积极推进考试招生改革,之后在北大、清华、北师大等高校某些学科进行试点。笔者以为,这种源自西方发达国家的招生变革,符合人才选拔和科学研究的规律,适应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总体上值得肯定。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博士招生往往通过考试录取学生,外语成绩好、善于应试的学生在考试中很有优势。当然,通过应试选拔出来的学生,具备一定的科研素养和研究基础,一定程度上也确保了教育公平。但是,不排除部分善于应试的学生只是临时抱佛脚,通过死记硬背、投机取巧获得了高分,并不具备很好的科研潜质。事实表明,我国培养的许多博士生毕业后根本做不了研究,甚至写毕业论文都非常艰难,其中相当部分原因是招生入口出了问题。笔者曾对某一学科近10年的500名博士毕业生做过统计,至今仍活跃在学术圈的仅仅50名左右,其他九成博士毕业生不是转行,就是泯然众人。
博士生教育是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意义不言而喻。然而,人才培养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选拔和招生。“申请-审核”制超越了传统应试为主的选拔方式,赋予学院和导师更多的自主权,让导师招到真正具有研究基础和潜力的学生。据笔者了解,从目前我国一些重点高校的实践来看,人才的起点和质量确实有了实质性的提升。但在实际招生过程中,“申请-审核”制确保了博士生招生的公平公正和公开透明,但也有一部分非常优秀的学生由于“申请-审核”制的存在,由于一些硬性的指标条件,丧失了继续深造的机会。重点高校和科研机构通过前期积累和知名教授的推荐,能获得更多机会。而那些普通院校学生获得机会的难度就大很多。如果说之前的应试还有一线机会,那么“申请-审核”制的推出使得这类群体即使有相应的基础和科研旨趣,恐怕也再难登博士之门。导师即使有看好的学生,由于这些硬性指标,也很难做到真正的自主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