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未来:除了聪明,我们还需要什么?(2)
以三位一体的框架去思考我们从事的教育工作,比如从招生角度来讲,实事求是地说,今天的招生很多时候恐怕只能算是对其中比较偏知识的部分或者对一部分技能有所衡量的一个选拔过程。招生很多时候不是进行选择,尤其不是根据他的品行、参与其中的一些要素进行选择,而是选举,他达到了一定分数的话,恐怕你就不能拒绝。所以怎么识人,怎么考察他在价值观和品行上的东西,对很多教育工作者来说还是一个亟待要补充的方面,有改革的需要。
从培养角度来讲,太多老师提供的教学大纲中只包括知识点,有一些老师会加上能力提升的达成,但是很少课程大纲中会描述这门课程将对学生的品行、价值观有怎样的熏陶,会嵌入什么样的烙印。一个人毕业5年、10年、30年之后,回顾起来,在知识、能力、品行方面,哪一个对他走得长、走得远、走得稳更重要?
按照霍华德·加德纳的说法,聪明既有知识积累所造成的智能的提升,也有能力。那衡量教育的成效,“聪明+品行”是不是就够了?现在经常讲要重视成人成才,重视成人比只重视成才已经是一种进步,但是有一个因素我们重视得还不够,那就是成群。一个学生离开这个学校的时候,他带走的是一个“群”,尤其是在当今社会,“群”会跟随他一生。
如果成群的价值放到教育成效中衡量的话,在学校中我们哪些微观的教育投入是对成群更有助益的部分?如果我们认识到对于教育成效的衡量不只是知识这么局部、这么狭隘的话,现在很多人热议的人工智能对教育会带来什么样的挑战,是不是可以有更为丰富的角度来探讨?
教育不只是传授知识,拓展一点说,加上能力提升也不够。这是我的基本看法。我刚才讲到“群”,还有一个词,身份认同。一个人在学校带走的身份认同,很多时候对于他的期望、发展以及将来要过什么样的人生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这部分不是知识,也不是能力,但切切实实是教育的成效。
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要完整地去理解教和学。师如何教,亦师所教;生如何学,亦生所学;生如何活,生学良多。学生的生活当中所发生的事情,如怎么维系关系,怎么处理冲突,不管是中学期间还是大学期间,对他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成长,对教育来说也是成效。教育绝不能被机器所替代的元素中就有有质量有温情的人际互动。大师不是列在花名册、印在漂亮画册中的院士或者这样那样有头衔的人,是那些愿意花时间和学生互动,在育人上投入、切切实实努力的、可触摸到的大师。想一想那些著名学者,他们和学生之间如果有“有机时间”,在那个时间当中有对学生一生产生重要影响的“界定时刻”,那影响是极其深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