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评论:“创业换学分”是否可取?
据《武汉晚报》报道,武汉某高校近日出台了学分转换原则性意见,文件中对创新创业学分转换等作出了明文规定:学生如果自主创业,可进行不超过50学分的学分转换。按4年190学分算,开家公司可抵1年的学分。到底应该怎样看待这种大胆革新?此举在现实中是否可行,是否具有推广价值?本期刊发两篇文章,以飨读者。
创业教育步子不宜迈太大
高校在颁布创新创业政策时,要考虑实践中可能遇到的各类难题,既要强调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也要重视学生的创业基本素养,还得进一步完善细节。
毫无疑问,该校这一举措是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口号的积极响应,是高校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大胆尝试。但是,也要认识到这一政策可能存在不小的隐患。
一方面,通过创业转换学分,虽然在内容和形式上丰富了我国本科教育的教学实践环节,但“明确指出开公司就能换50学分”有可商榷之处。在我国,本科生在校期间至少要获得140-180个学分方能毕业。而根据武汉这一高校规定开办一个公司最多能免修近1/3的课程,如此一来,大学的课堂教学将大打折扣。毕竟对在校大学生而言,理论学习的时间要有所保证,理论学习的深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今后发展的高度。
另一方面,该校规定“学生可跨学科、专业选择创业所需知识的课程,由学生所在学院和学生本人共同制定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且不说跨专业选修课程涉及学院和教师、课程众多,很难制定出真正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方案,一些高校更是连创业课程和辅助创业的职业指导都很匮乏,因此,缺乏细则的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对学生的实际价值恐怕不大。
再者,对于一个尚未踏出校门、涉世未深的大学生来说,创新创业依然是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从现实来看,大学生创业成功的比例并不高,绝大多数成了“炮灰”。加上如何界定创业的成功和失败,转换学分的标准是什么,假如创业失败,学分如何弥补,等等,没有对这些情况的明确说明,只是简单地在口号上加以倡导,不免给那些不想学习、投机取巧者提供了可钻的漏洞。问题是,谁来为这些大学生因创业而枉费的青春买单呢?
其实,发达国家的创业教育有着比较成熟的经验,可供我们学习。有研究指出,在英国,各大学通过分层次的创业教育课程、务实的创业教育和差异化的创业人才培养,确保了创业的新生力量,也激发了学生的创业信心。国外一些高校的创业教育,在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不忽略他们的创业理论和创新素养,而这恰恰是我国目前许多高校创业政策较为缺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