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淘万漉虽辛苦 吹尽黄沙始到金:专访新院士陈(3)
在此后的日子中,陈军不断充电、积聚能量,并释放出越来越强大的“电流”:他带领团队,室温条件下研制出成本低廉、性能优良的纳米尖晶石,并成功应用于“锌空气电池”,美国两院院士Goodenough评价为“室温合成的纳米尖晶石展现出优异氧还原和氧析出催化性能”;他研发了高容量、高稳定性的金属氧化物电极材料,康内尔大学材料化学家Archer评价其材料“已成为下一代锂离子电池高能电极材料的研究范例”;他构建出“新型钠/镁-硫化物”电池,该领域专家Bando教授在认为“在低成本和稳定的钠离子电池应用中展现出光明的前景”……截至目前,陈军已发表SCI收录论文290篇,他引21000次,单篇最高他引1130次,获授权发明专利16项…… 陈军的办公室内挂着这样一副书法作品:“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是陈军做事的风格,也是他教育学生的名言———任何事业都应从小事做起,并勤奋坚持。 历尽千帆 归来仍是少年 “当选院士是新起点,一定要以老一辈科学家为榜样,更加静心做好能源化学的科学研究和教书育人。”育人和科研,是20多年前陈军作为“实习研究员”留在化学系时许下的“初心”。 陈军是今年中国科学院新增院士名单中,化学部新进院士中最年轻的一位,也是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南开大学本科生中第一位院士,打破了“南开本科无院士”的“魔咒”。“这个‘第一’,对南开来说来得晚了一些。”提及此,“新科院士”不禁慨叹,以南开在国际国内的学术地位本应有更多的院士,期待将来更多的当选。 “南开化学入选了‘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肩负起责任,实现日新月异的发展!”作为化学学院院长,谈及一流学科建设,陈军强调两点“学习”:一是保持“中国特色”,梳理整理我们自己并学习国内兄弟高校学科建设的优点;二是与世界接轨,主动学习哈佛、剑桥等世界名校先进经验,分析关键性指标,以为我所用。“南开大学百年校庆之时将迎来一流学科评估,希望自己与全体南开化学人一起,凝心聚力,不辱使命,以满意的成绩向母校献礼!”陈军这样说。 每天早出晚归泡在实验室里,假期被学术会议占满,莫说是带女儿出游或是陪家人逛街,就是陈军自己身上穿的衣服,每一件都是夫人买好洗好……回国后陈军只有一个除夕、春节没有在自己的实验室度过——因为那一年他在日本学术访问。这二十多年中,陈军对电池的“陪伴”,远远多于家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