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位故去的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科学寰宇,那些(2)
刘东生(1917年11月22日-2008年3月6日),地球环境科学专家
获2003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时,刘东生86岁。
刘东生在古脊椎动物学、第四纪地质学、环境科学和环境地质学、青藏高原与极地考察等领域,尤其在黄土研究方面,做出了大量的原创性研究成果。他使中国第四纪地质学与环境地质学居于国际地球科学前沿,在古全球变化研究领域中跻身世界前列。
60年如一日,他潜心地学研究,把黄土看成自己的生命。他说:“我不需要外国人来承认我,我们对祖国的建设做出了贡献就好。我们对黄土区的老百姓无愧。我们吃了他们的馒头,我们给他们做了工作。”
叶笃正(1916年2月21日-2013年10月16日),气象学家
获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时,叶笃正89岁。
他开创了青藏高原气象学,提出大气能量频散理论、东亚大气环流和季节突变理论、大气运动的适应尺度理论,并积极倡导与可持续发展相联系的全球变化研究,对我国现代气象事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毕生治学气象,笃信以事实服人,耄耋之年仍“笑揽风云动”。叶笃正曾在87岁时坚持实地考察罗布泊。他也教育学生不迷信权威:“说‘不’的学生好,能有自己的独立见解,我也能从他的思想中受益。”
吴征镒(1916年6月13日-2013年6月20日),植物学家
获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时,吴征镒91岁。
他是我国植物分类学、植物系统学、植物区系地理学、植物多样性保护以及植物资源研究的权威学者。在他的考察下,我国摸清了植物资源的基本家底。他提出建立“自然保护区”和“野生种质资源库”,为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作出了杰出贡献。
如果世界上有人能说出每一种植物的名字、了解每一种植物的习性、听懂每一种植物的语言、理解每一种植物的情感,那么吴征镒一定是其中一个。“原本山川,极命草木”,是他一生的写照。
闵恩泽(1924年2月8日-2016年3月7日),石油化工催化剂专家
获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时,闵恩泽83岁。
闵恩泽被称为“中国催化剂之父”,是中国炼油催化应用科学的奠基者,石油化工技术自主创新的先行者,绿色化学的开拓者,在国内外石油化工界享有崇高的声誉。
闵恩泽非常喜欢《西游记》的主题歌,说这首歌体现了两种精神,一种是“我挑着担、你牵着马”各尽所能的团队精神;另一种是“迎来日出送走晚霞。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又出发”那种不懈追求、坚持到底的精神。这也正是闵恩泽创新之路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