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洄从之,道阻且长——专访甘肃中医药大学教
初到方教授的个人工作室,午后的阳光正斜斜地照进来,办公桌上放着一盆君子兰,长长的叶子就浸在那日光中,像镀着碎金。后面的书架上摆着一排排古朴的书,《伤寒杂病论》、《中医学》、《郑氏针灸》……书脊已经泛黄,静静诉说着经年岁月。
我们从里面的一间大大的医疗室里见到方晓丽教授,她正在为一个患脊髓炎的小男孩作脊柱针灸,那小男孩叫她,“方奶奶,好了吗?”,教授笑起来眼睛弯弯的,轻轻地为小男孩穿上衣服,又去查看另一床患者……在为一个长期腰痛的工人做针灸治疗时,她边插针边和患者聊着天“过几天去哪里工作?”“最近你有试着自己扎吗?”“现在怎么样?胀不胀?”她说话声音不大,像极了江南水乡里的女人,岁月也没有在她脸上留下太多痕迹,或许是因为她心里平静,又或许是时光眷顾她吧,就像她决意用这一生去眷顾许多人。
忆师恩:心心念念的“领路人”
“人们都说‘不忘初心’,其实是这样的,不管你在这条路上走了多久,对于最初带走进这条路的人,还是怀着最难以割舍的情感。”方教授如是说。
回忆起当初的求学经历,方教授兴致很高,侃侃而谈。当时的甘肃中医药大学没有针灸本科,有一次,“郑氏针法”的创始人郑魁山教授为本科生代课,讲“针灸”,学生方晓丽听得入了迷。后来,怀着无限的好奇心,打着“感冒发烧”的旗号,方晓丽和一行同学叩开了郑教授的门,围在一起听郑教授讲他和针灸的“前世今生”。那个时代没有手机和电脑,大家最爱约在一起听某个教授讲新奇的事,也就是在那样的环境里,一颗颗纯粹的心汲取养分,种植梦想。
多年后的今天,方教授回忆起那段往事,眼睛里闪着星光。“他真的是我的‘领路人’,可以说没有他,绝不会有今天的方晓丽。”我们感谢那个时候诲人不倦的郑教授和求知若渴的方晓丽,我们也怀念那个年代清澈的校园和纯粹的梦想。
从医者:精益求精,春风沐雨
说到治疗脊柱侧弯的原理,方教授说,针灸对于脊柱发育畸形是有显著的疗效的,从脊柱部位进针,患者主要是小孩子。“我喜欢小孩子。”方教授笑着说。
谈到许多人讨论的针灸减肥问题,方教授提出了自己的见解:“针灸对于体重偏离正常范围的减重和增重都有很大的作用,但现在的年轻人啊,为了追求美而过度地减重,这个针灸可能就帮不了了。”
从事针灸治疗二十多年,她是心系患者的,尽量去根治、缓解患者的病痛,也在和患者的交流中不断研究新的诊疗方法。“有时候,一天不见我的患者,我就有点担心,心里总是想着他们。”很多慢性疾病的患者长期找方教授针灸,俨然已经和她成了朋友。“她很亲切,很亲切,一点没有教授、医生的架子,见到她心里是踏实的。”一位患者说。